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制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与混合正磷酸盐作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淀粉磷酸单酯.选取酯化剂配比、pH值、酯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5个因素为变量,以产物的取代度DS为试验指标,通过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出这5个因素与DS的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NaH2PO4:Na2HPO4=3:1;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3h.pH值5.5—6.0、催化剂用量为淀粉重量的4%-6%.  相似文献   
2.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与混合正磷酸盐作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淀粉磷酸单酯.选取酯化剂配比、pH值、酯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5个因素为变量,以产物的取代度DS为试验指标,通过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出这5个因素与DS的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NaH2PO4:Na2HPO4=3∶1;反应温度130~140 ℃,反应时间2~3 h,pH值5.5~6.0、催化剂用量为淀粉重量的4%~6%.  相似文献   
3.
淀粉糊老化的研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论述了淀粉糊老化的过程 ,探讨了水分、温度、淀粉种类等若干因素对淀粉糊老化的影响 ,最后列举了淀粉糊老化特性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淀粉酶是米根霉在淀粉质培养基中诱导分泌的一类胞外酶,其表达对米根霉转化淀粉生成L-乳酸的效率,以及L-乳酸分批发酵周期的长短有很大影响。本文对米根霉葡萄糖淀粉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论如下: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Sephadex G-100柱层析等纯化步骤,葡萄糖淀粉酶比活力提高23倍。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酶为一条带,相对分子量约75.5kD。该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时最适催化反应pH值为4.0~6.0,最适催化反应温度为40-50℃,在50℃下保持稳定。钙离了和锰离子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铅离子和亚铁离子对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琥珀酰化度大小对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琥珀酸酐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酰化改性,讨论了琥珀酰化度大小对面筋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影响,并对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小麦面筋蛋白进行了在面条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酰化度为66.1%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分别为5.09mg/ml,56.8%,56.4%,44.8%,25%;利用最佳改性条件下的琥珀酰化面筋蛋白生产面条,面条的综合性能均比未改性的面筋蛋白品质高。  相似文献   
6.
EDTA定钙法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郑志  姜绍通  潘丽军 《食品科学》2003,24(3):102-105
EDTA定钙法是目前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对照乳酸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乳酸必须预先用过量的CaCO3中和,再用NaOH调节pH至12.0以上,所钙黄绿素为指示剂,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回收率较好。HPLC法与EDTA定钙法测定结果比较,发现EDTA定钙法测定的乳酸含量偏大,但可通过适当校正用于生产过程检测。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植物蛋白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工程领域热点研究高新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超高压技术在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大米蛋白、花生蛋白、鹰嘴豆蛋白等植物蛋白加工改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超高压技术在食品植物蛋白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聚物/无机盐双水相系统、高聚物/高聚物双水相系统对转化的影响;高聚物/高聚物总浓度对甾醇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高聚物组成的双水相系统都可以满足将甾醇转化为AD的要求,而且明显比在高聚物与无机盐双水相系统中转化率高;总浓度20%时转化率较高,且PEG10000和DEX20000的浓度分别为12%和8%时,转化率达到了50%左右,较浓度均为10%时提高了5%。  相似文献   
9.
超滤膜分离对绿茶茶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滤膜对绿茶茶水的分离效果 ,为超滤分离技术应用于绿茶饮料和茶多酚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截留分子量小于 2 0 0 0 0的超滤膜 ,对茶水中的固形物、茶多酚的截留率分别高达 89%、 87% ;截留分子量高于 10 0 0 0 0的超滤膜可有效截留茶水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果胶类物质 ,改善了茶水的溶液特性 ,有利于茶多酚的工业生产 ;操作温度对茶水的超滤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甘薯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著淀粉为原料与混合正磷酸盐作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利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研究了淀粉磷酸单酯制备的工艺条件并得出回归方程,直观地揭示了取代度与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分析表明,酯化反应影响了淀粉分子的结晶区域,在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了磷酸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