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富含淀粉质的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酸性α-淀粉酶的产生菌株ZY8,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并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产酶适宜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50g/L,柠檬酸氢二铵20g/L,KH2PO43g/L,CaCl20.1g/LF,eSO4.7H2O0.01g/L,MgSO4.7H2O1g/L。以2%的接种量在30℃、120r/min、初始pH4.0的条件下培养72h,酶活力达到19.86U/mL。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耐酸性-α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值为2.0~5.0,在90℃高温处理20min酶活力仍然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In order to obtain an industrial strain with a higher L(+)-lactic acid yield, the strain Rhizopus oryzae RF3608 was mutated by means of nitrogen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the mutant strain RLC41-6 was isolat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L(+)-lactic acid produced in a shake-flask reached 133 g/L - 137 g/L after 36 h cultiv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conversion rate based on glucose was as high as 88% - 91% and the productivity was 3.75 g/L.h. It was almost a 115% increase in lactic acid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train RF3608.  相似文献   
3.
[目的]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洗涤剂预处理对秸秆酸水解液发酵产乳酸的影响.[结果]未经处理的秸秆,米根霉利用其酸水解液发酵,在发酵36h时,乳酸含量最高为1.98g/L,糖酸转化率为5.36%,而采用中性及碱性洗涤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均能够提高米根霉转化秸秆水解液为乳酸的转化率,其中2%皂粉预处理效果最好,其秸秆酸水解液发酵36h,产乳酸量为8.68g/L,发酵60h,乳酸含量达到最高10.64 g/L,糖酸转化率为43.02%.[结论]皂粉处理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秸秆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带岩藻多糖的分离与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海带岩藻多糖的提取、影响因子及其纯化 ,岩藻多糖的分离最适条件为 :温度80℃ ,浸提时间 10h。经浓缩后 ,再用终 φ(乙醇 ) =60 %醇析获得粗品。岩藻粗糖经DEAE 纤维素的纯化后得FuⅠ、FuⅡ、FuⅢ、FuⅣ 4个组分 ,其硫酸根质量分数依次为 7 2 % ,1 95 % ,2 6 0 %和 17 2 %。同时对其红外光谱性质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产L-乳酸米根霉RE3303菌株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更适于工业生产的产乳酸菌株 ,采用低能离子诱变方法 ,对出发菌米根霉PW 35 2进行改良 ,获得高产L(+) 乳酸菌株RE330 3,发酵周期为 36h ,产酸能力达 131~ 136g/L ,最高可达 14 0g/L ,体积产酸速率达 3.6 1g/ (L·h) ,产率为 86 %~ 90 % ,产酸比PW35 2提高 75 %。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海藻酸钠固定化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乙酸与正己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探讨了溶剂、醇酸摩尔比、温度、底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对脂肪酶催化乙酸正己酯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化的条件下,即溶剂为正庚烷、醇酸摩尔比为1∶1、底物浓度为0.15mol/L、温度为70℃、pH为7.5、酶湿度为8.9%、吸水剂用量为0.20g/mL时,反应5h后,乙酸正己酯的转化率达88%。  相似文献   
7.
磷酸寡糖是指麦芽低聚糖中的某些葡萄糖残基与磷酸根共价连接的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低聚糖类。除了具有一般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外,还具有促进钙、铁等矿物质吸收的功能。本文对马铃薯淀粉磷酸寡糖的研究历程、结构和功能特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磷酸寡糖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个 2L玻璃发酵罐的固态通风培养和尾气检测系统。以天然原料麸皮 2 0 0g为培养基 ,加入 15 0mLMandels营养盐 ,接种量 2 5mL( 2× 10 8孢子 /mL) ,自然pH ,室温下 ,对木霉T6进行培养。通过定时取样测定淀粉酶活力 ,并对尾气CO2 连续测定 ,结果显示 ,菌体CO2 的释放与淀粉酶合成具有相关性 ,且呈同步关系。说明尾气的CO2 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固态发酵某些产物合成的研究参数。  相似文献   
9.
从海洋菌中分离筛选到1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H-19,对该菌产脂肪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葡萄糖0.5,大豆油1.0,蛋白胨1.0,(NH4)2SO40.5,NaCl 2.75,KCl 0.1,MgCl20.5,MgSO4.7H2O 0.2,CaCl20.05;发酵培养基起始pH8.0,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48 h,脂肪酶的活力可达17.43 IU/mL。酶的最适反应pH为9.4,最适温度36℃,半失活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0.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根霉PW358经固态发酵生产脂肪酶,以此酶为催化剂,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丁酸异戊酯。该文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丁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正庚烷为反应介质,丁酸与异戊醇的摩尔比为1:1.2,两底物浓度均为0.25mol/L。在反应体系中,每毫升溶液需加入0.25g的5A分子筛,以吸收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促使平衡向酯化方向移动。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5h后,合成丁酸异戊酯的转化率达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