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4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食用油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各种变化,使食用油品质降低,甚至酸败变质。这些变化的速度取决于食用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夹杂物的数量和种类,储存方法和储存条件,日光照射和空气中氧的作用,以及温度和大气相对温度的影响等等。因此,为使食用油安全储藏,保持其原始品质,除应改善储藏条件和控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外,还要经常观察食用油的感官  相似文献   
3.
棕榈油是从棕榈果实中提取出来的食用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接近。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升高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引起血脂紊乱的植物油,但是这一结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本文就现有关棕榈油膳食干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全面了解棕榈油对人体血脂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储存时间、储存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芹菜和豇豆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居民储存蔬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储存温度(4℃、25℃)、储存方式(敞口包装、密封包装)下储存芹菜和豇豆7d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低温4℃密封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低,变化幅度最小。25℃密封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于25℃敞口储存时的含量。4℃敞口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于4℃密封储存时的含量。结论:应尽量食用新鲜蔬菜,如若储存应选择低温密封储存,有助于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南京地区菊花脑中部分成分含量,并研究了菊花脑挥发性成分提取条件,为菊花脑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常压干燥法测定了菊花脑中的水分,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了其灰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了其脂肪含量,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其黄酮含量,挥发油的测定采用蒸馏法,酚类和皂甙功效成分的鉴定采用显色反应加以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鲜南京菊花脑(湿重)中水分含量为88.6%,灰分含量为5.81%,脂肪含量为0.27%,黄酮含量为0.16‰。菊花脑中挥发油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菊花脑磨碎,物料比1:3,65℃浸泡14h,蒸馏5h,实验测得菊花脑(湿重)的提取率为0.87‰。  相似文献   
6.
微波萃取在菊花黄酮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微波单因素提取的基础上采取L9(34)正交优化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菊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经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菊花黄酮微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在微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20 s,料液比1∶20.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4.83%.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杭白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建立杭自菊中p.榄香烯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杭白菊挥发油各组成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杭白菊中β-榄香烯的含量。结果:杭白菊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分离出125个峰,鉴定出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74%;经分析,6.榄香烯线性范围为0.006-0.096mg/ml,RSD为0.85%,平均回收率为95.23%,在杭白菊中含量为12.98mg/kg。结论:利用气.质联用分析技术鉴定出菊花挥发油中的5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杭白菊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β-榄香烯的含量为12.98mg/kg。  相似文献   
8.
王菁  刘洋  张红  王少康  孙桂菊 《食品科学》2018,39(21):166-170
目的:研究中国野生菰米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浓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高、低剂量菰米组和米面组。连续喂养8 周,实验前、后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剂量菰米组大鼠与米面组及胰岛素抵抗模型组大鼠相比,HDL-C浓度显著上升(P<0.05),体质量和TC、TG、LDL-C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与胰岛素抵抗模型组相比,高剂量菰米组的TNF-α及IL-6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菰米组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国野生菰米具有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浓度,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枸杞多糖作用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华丽  夏惠  王锋  孙桂菊 《食品科学》2017,38(13):160-166
建立适用于血清代谢物谱研究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并用于对照组(NC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type 2 diabetic model group,DM组)及枸杞多糖干预DM大鼠组(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的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等模式识别方法对NC组、DM组及LBP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类,并从血清中寻找与2型糖尿病相关结果部分并未出现显著性分析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将3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分离,DM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相对于NC组大鼠降低;LBP干预DM大鼠1个月后,LBP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胸腺嘧啶核苷酸含量有所上升。血清中这丙氨酸、胸腺嘧啶核苷酸可能与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有关,LBP组与DM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水平的变化体现了大鼠体内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改变。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LBP的降糖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已成为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可导致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近年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效应成为医学及营养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在研究不同来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植物性来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面则要落后和迟缓一些。为此,本文综述了不同来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及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推动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