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6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倾斜板技术制备半固态铝合金坯料和浆料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波浪型倾斜板,在斜板冷却条件下制备了组织和触变性能优良的半固态合金坯料。而在斜板加热条件下制备出了组织优良的半固态合金浆料。在采用波浪型的倾斜板制备半固态合金过程中,在熔体爆发形核与枝晶破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细小球形的半固态合金组织,浇注温度、冷却强度、斜板倾角和斜板表面材质是影响半固态合金组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本试验条件下制备AlMg3合金半固态坯料的浇注温度范围为660~690℃;制备AlSi6Mg2合金半固态坯料的浇注温度范围为660~680℃;制备AlSi6Mg2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斜板预热温度为300℃时,合金浇注温度为680℃。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设计的连续流变挤压成形设备成功制备出声10mm的AZ61镁合金线材。合金从辊靴型腔人口到出口的过程中,受到轧辊的剪切作用,枝晶臂不断受到剪切破碎,合金从浇注口到挤压区,逐渐由发达的枝晶状组织演化为细小的破碎晶、等轴晶和球形晶。在挤压成形时,中心部位固相变形小,边部大,在圆弧流动区产生了优良的超细晶组织。在合理的技术条件下,制备的AZ61合金线材断面组织优良,呈现两相塑性流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借助计算机符号运算和齐次平衡法,研究了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中因环境影响导致的高阶非线性耦合因素产生的变系数(2+1)维耦合可积广义Kaup型模型.通过齐次平衡法,得到了该模型变系数之间的约束条件和Bcklund变换,求出了该模型的单孤子解、双孤子解、三孤子解以及N-孤子解的解析表达式.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单孤子、双孤子、三孤子变化图形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解释了不同的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孤立波间的相互作用,由此更好地理解在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中一些孤子传播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半固态挤压铸造的A356合金首先在540℃下进行固溶处理,随着固溶温度升高,Mg和Si原子逐渐溶解于基体中,并产生了固溶强化作用。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在固溶6 h达到峰值,之后合金力学性能随固溶时间延长而下降。在固溶处理之后合金在180℃下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随着时效时间延长,Mg2Si相逐渐在基体中析出,析出相显著球化细化,尺寸约为2μm。经过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半固态挤压铸造A356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制度为:540℃固溶6h,180℃时效4h。经过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的合金抗拉强度达到336 MPa,延伸率达到6.9%,硬度达到1240 MPa,相较于热处理前的性能提升了106.7%。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Sn含量流变铸造AZ91合金的组织演化、拉伸行为及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n的合金化改变了Al在镁基体中的固溶度,并且显著细化了微观组织。加入0.8%(质量分数,下同)的Sn后,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从105.0 μm降至42.1 μm。高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为析出相提供了异质形核点,这些弥散析出的第二相在流变凝固过程中有效地细化了镁基体。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抑制了枝晶组织生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Sn含量的增加,合金磨损率显著降低,磨粒磨损逐渐消失。3.0%Sn合金化的流变铸造AZ91合金具有最高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最好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可应用于颗粒物质光弹试验的聚碳酸酯小粒径颗粒,采用聚碳酸酯板或棒为原材料,通过所研究的3种加工方法及退火曲线,制成毫米级的高透明度颗粒,经过对其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压汞的实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材料条纹值和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退火的过程中除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还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退火不会显著改变聚碳酸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曲线形状,只会对聚碳酸酯的孔径大小、分布、孔隙率等内部结构特征产生轻微影响,同时可以基本消除因制件尺寸造成的条纹值误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本文通过对渤海油田某工区录井、测井、测试数据等解释结论的学习和训练,建立了录井油气水层神经网络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进行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和划分,通过验证该模型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洛氏硬度计、电子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透射电镜(TEM)、能谱(EDS)等测试技术对不同时效状态下7175合金的硬度、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应力腐蚀性能以及晶界附近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硬度、强度均具有"双峰"特征;合金的应力腐蚀(SCC)敏感性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Mg晶界偏析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第二时效峰状态时合金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运用"相变-Mg-H"理论解释7175合金第二时效峰状态时的高强度、低SCC敏感性机理。  相似文献   
9.
Metal-halide perovskites are novel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that are considered good candidates for solar harvesting and light emitt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 a reproducible and low-cost approach for synthesizing highquality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 (CsPbX3, X = Cl, Br, and I or Cl/Br and I/Br) nanocrystals (NCs) by direct heating of precursors in octadecene in ai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as-prepared CsPbX3 nanocrystals can be successfully tuned by a simple variation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emission peak positions of the as-prepared nanocrystals can be conveniently tuned from the UV to the NIR (360–700 nm) region, and the quantum yield of the as-obtained samples (green and red emissions) can reach up to 87%. The struc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as-obtained NC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is proposed synthetic route can yield large amounts of high-quality NCs with a one-batch reaction, usually on the gram scale, and could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perovskite-based light-emitting and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10.
在应变速率0.001~1 s-1、温度573~823 K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14Cu-7Ce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并根据真应力-真应变的计算数值,建立了Al-14Cu-7Ce合金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符合速率方程€=ADLGb/kT(sinhaLG)n;其中,应变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方式耦合进入材料常数A,αL和n。所建立的本构方程能够准确预测Al-14Cu-7Ce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实验条件下控制合金热变形的主要机制是位错攀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