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水利工程   11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重介绍了清江流域梯级水电厂实现联合优化调度,无论是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改善电能质量,还是对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探索了在与电网经营企业联合优化调度过程中各种不同效益的补偿方式,同时也探讨了实现梯级联合优化调度应解决的几个问题,以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国家的能源基础产业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阐述隔河岩水电厂十年的运行状况 ,着重分析了电厂设备和水能利用方面在承担频繁的调峰、调频、调相等功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提高发电负荷率、减少低负荷运行时间和旋转备用容量、实现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提高水能利用率、发挥水电站群的补偿优势、更有效地维护电网安全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简要介绍了隔河岩水力发电厂的基本情况,从总结阐述电厂十年的运行状况入手,采取理论和数学的方法,着重分析了电厂设备和水能利用方面在承担发电任务的同时,承担电网强劲、频繁的调峰、调频、调压等辅助服务功能的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及利用率、故障率及特性、水能利用的情况、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它们展现的优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提高发电负荷率、减少低负荷运行时间和旋转备用容量、实现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提高水能利用率、发挥水电站群的补偿优势、更有效地维护电网安全等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运行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整体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过10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电力市场正在走向商业化运营。从湖北省电力市场看,电力,电量供求基本平衡,但调峰容量不足,电网配置卡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力供给能力,预测到2010年湖北电网最大峰谷差达520万KW。清江梯级中的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建成投运以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发电企业开始衽公司化且,商业化运营,法制经管理,清江公司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首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北电力市场的具体情况和清江梯级水电站的运行特性,对清江干流三个梯级电厂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 ,提高清江发电效益和电力市场竞争力出发 ,重点阐述了清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电力外送网络应结合三峡输变电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进行优化设计及科学合理的改造。对水布垭电站两回 5 0 0kV电力外送线路五种方案和隔河岩现有电力外送线路二种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清江隔河岩水电厂自投产十年来在湖北和华中地区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要阐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移民、财税、生态环保、旅游、企业文化、交通运输、水产养殖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分时电价下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在分时电价制度下水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优化调度数学模型。采用变分原理,导出其最优性条件,给出了适于梯级水电系统的最优性条件的具体形式。通过分析水电站水价的估计式,得到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形式统一的最优性条件。特例分析说明所提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水电流域梯级电厂生产实时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主主要功能,重点阐述了数据通信及处理子系统、ON-CALL远程寻呼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法。该智能化实时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现代通信等措施为手段,以电企业生产调度决策管理系统中,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的控制,数据信息的传递生产信息的记录等。实践表明,该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及电力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清江流域梯级水电厂电力外送网络应结合三峡输变电系统规则、建设和电力网络实际进行优化设计及科学合理的改造,确保清江高质量的电能畅通外送,为电网的调峰,调频和事故支援,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提供技术保障,提高清江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