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PMMA与电解液有更好的相溶性。含PMMA45%的聚合物膜,20℃时电解液吸附量为260%,离子导电率为0.95mS/cm。以该膜和1mol/L LiPF6(EC/EMC)为电解质,LiCoO2为正极,碳纤维为负极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小的界面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3C倍率循环35次,95%初始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2C倍率,73%初始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2.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SrxCo1-yFeyO3粉体,对粉体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晶体结构进行XRD表征,详细研究粉体的成分组成以及发生的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凝胶前驱体粉体颗粒比表面增大有利于钙钛矿结构晶相形成;合成粉体受前驱体比表面程度影响形成两种具有不同空间群钙钛矿结构晶相,并且各晶相元素化学计量比不相同,两相体系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与进展,重点综述了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DSPE)、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SPE)、多孔型聚合物电解质(PSPE)以及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CSPE),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及其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谷亦杰  崔洪芝  黄小文  吴惠康 《电池》2007,37(3):184-186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层状LiNi1-x CoxO2(x=0.1、0.2、0.3、0.5和1.0),并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掺Co量x的增加,当x<0.3时,存在于锂层中的Ni3 使LiNil-x CoxO2产生的畸变减少,循环性能提高较快,当x>0.3时,在锂层中不存在Ni3 ,循环性能提高缓慢.随着x的增加,Ni含量减少,造成Ni-O八面体收缩的不均匀和Li 脱出产生的应变减少,有利于循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层状Li(Ni1-xCox)O2的实验方法,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含量为0.3时首次可逆效率发生突变;Co含量小于0.3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主要来自存在于Li层的Ni3 很难还原为Ni2 和Ni层中Ni-O八面体的不均匀膨胀,;Co含量大于0.3时,Ni4 转变为Ni3 过程中,Ni-O八面体不均匀膨胀是造成首次不可逆容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Co含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嵌产生的应变减少也是造成首次不可逆容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与现有的可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镉镍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相比,在比能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目前比能量可高达170~180 Wh/kg,是Cd-Ni电池的4倍,MH-Ni电池的2倍.  相似文献   
7.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SrxCo1-yFeyO3粉体,对粉体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晶体结构进行XRD表征,详细研究粉体的成分组成以及发生的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凝胶前驱体粉体颗粒比表面增大有利于钙钛矿结构晶相形成;合成粉体受前驱体比表面程度影响形成两种具有不同空间群钙钛矿结构晶相,并且各晶相元素化学计量比不相同,两相体系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共沉淀法合成了层状Li1+xNi0.8Co0.2O2(X=0和0.05),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与Li1+xNi0.8Co0.2O2相比,Li1.05Ni0.8Co0.2O2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差的循环性能。与Li1+xNi0.8Co0.2O2放电容量微分曲线相似,Li1+xNi0.8Co0.2O2在4.15V存在负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4.15V负峰峰位明显向左移。与Li1+xNi0.8Co0.2O2放电容量微分曲线不同,层状结构Li1+xNi0.8Co0.2O2的4.15V负峰峰高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循环过程促进了Li1+xNi0.8Co0.2O2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