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4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凑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风偏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凑型输电线路有利于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和压缩输电走廊。由于这种线路广泛应用V形绝缘子串来控制导线的风偏摆动,因此,有必要关注V形绝缘子串的风偏受力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750kV紧凑型线路V形复合绝缘子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夹角下V形串受力变形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验证了该计算手段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750kV紧凑型输电线路V形绝缘子串在不同安装夹角下的风偏位移随载荷的变化,讨论了V形复合绝缘子屈曲变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电晕紫外光脉冲与电晕电流脉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解决传统上多采用接触式检测电晕产生的电流脉冲研究电晕特征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易受外界干扰严重的问题,采用光电倍增管精确测量短距离内紫外光的强度,研究了电晕电流脉冲和紫外光脉冲的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短距离内,电晕产生的紫外光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且与电晕电流脉冲信号相关性很强,其幅值特性及统计个数特性与电流脉冲信号对应较好,故紫外光信号可作为特征量代替电晕电流脉冲信号分析电晕特征。  相似文献   
3.
绝缘子长度和空气间隙距离的选取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外绝缘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其中涉及外绝缘试验操作冲击波的选取、导线高幅值直流工作电压对空气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绝缘子污闪电压与其长度的关系、高海拔影响等实际问题.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给出了操作冲击波头时间长度的建议;验证了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电压与其长度的线性关系;提出了可供工程设计用的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和绝缘子直流污闪电压的海拔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西、贵州的5条杆塔挂片线路(共25个挂片点),对Q235钢进行为期1年的户外(南宁、北海、柳州、贵阳、遵义)暴露挂片,研究了大气腐蚀规律,并进行了腐蚀等级评估。结果表明,南宁地区大气腐蚀等级为C2(较轻);其他四个地方的腐蚀等级均为C3(中度污染)。在腐蚀规律方面,除北海(海岸线2 km外)大气接近一般的大气腐蚀环境外,其余4个地区均呈现明显的指数函数递减规律,且大气腐蚀的影响范围与主污源点的污染程度和类型有密切关系。各特征区挂片试样的腐蚀产物均为片状(花状)γ-Fe OOH和棉絮状(球状)α-Fe OOH两种,产物类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而产物形貌和疏密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直流外绝缘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技术难题。为此,依托昆明特高压实验室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800 k V全尺寸悬式和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以及典型电极和±800 k V直流线路塔头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条件下,随着线路悬式复合绝缘子和换流站支柱绝缘子串长的增加,其50%污秽耐受电压均成线性增加关系;随着典型长空气间隙和±800 k V直流线路塔头间隙距离的增大,其50%雷电冲击和直流放电电压均成线性增加。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高海拔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的设计和复合绝缘子产品的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行先导是分析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雷电放电的随机性,鲜有输电线路上行先导的直接影像资料,因而上行先导是否存在是电力系统防雷研究的一个热点。现有的上行先导仿真计算模型主要由棒-板及热力学的结论间接推导所得,缺乏实际输电线路的实验依据。在昆明国家特高压实验基地对输电线路上行先导起始及其发展特性开展了模拟试验研究,经过仿真分析,设计并采用5~8m的板棒-线间隙进行模拟试验,施加最高达3.6MV、200/2 000μs波前的冲击电压,利用最高拍摄速度为106帧/s的高速摄像机对放电过程的放电形态进行观测,利用3dB带宽范围为0~6.5MHz的同轴分流器进行了电流测量。通过500余次试验及其结果分析,发现在该试验条件下,导线和地线上明显有上行先导产生,其发展速度约为1.2~3cm/μs,与正极性操作波下棒-板间隙放电的先导速度基本一致。仿真分析发现,大多数自然雷情况下,输电线路临界半径处场强高于上行先导起始场强的时间比该文试验工况中更长,因此推断自然雷击输电线的过程中上行先导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作为一种新型架空输电导线,在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运行时间较短,缺乏深入研究,尚不能准确评估其特性,目前在弧垂特性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限制了绞合型碳纤维导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文在充分考虑绞合型碳纤维导线"拐点温度"特性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适用于绞合型碳纤维导线的弧垂计算模型,并选取钢芯铝绞线和多种其他类型增容导线与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绞合型碳纤维导线的拐点温度在60~110℃之间;相较其他类型导线,在输电线路运行温度范围内绞合型碳纤维导线的弧垂最小、张力最大、弧垂变化量最小;在各自的长期允许运行温度下,绞合型碳纤维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的弧垂差随档距的增加而增大,在2000m档距时,弧垂差可达50m左右,说明在大跨越线路工程中绞合型碳纤维导线能够充分发挥其高温低弧垂特性;在覆冰地区,相比钢芯铝绞线,绞合型碳纤维导线的对地安全性更高,并且覆冰越严重其低弧垂优势更为显著,适合在重覆冰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紫外光脉冲检测技术的绝缘子电晕特性研究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利用光电倍增管检测绝缘子电晕产生的紫外光来研究绝缘子电晕特征的研究方法。检测实验表明,电晕紫外光脉冲与电流脉冲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紫外光作为电晕放电检测特征量。利用该方法检测绝缘子电晕时发现,对于干燥的绝缘子,绝缘子电晕光脉冲中仅含有正电晕脉冲,而当绝缘子表面存在水珠时,光脉冲中明显检测到了负电晕脉冲的存在。该文同时开发了一个自动判断负电晕的时间间隔程序,它能反映负电晕脉冲在电晕中的分布情况。大量的试验证明,如果水珠电晕存在时,绝缘子将会产生大量的负电晕,这也说明水珠将会加剧负电晕,引发负脉冲幅值更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了一种用于绘制大气腐蚀图的环境因素数据采集方法,以减少环境因素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并提高大气腐蚀图的准确度。该方法从中国天气网、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等开放网站获取环境因素数据,克服了数据获取渠道有限的问题,并通过矩阵优化方法,确定了环境因素数据收集最优时刻点组合。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数据收集最优时刻点组合为3,9,10,13,16,19,23点,该最优组合保证了统计的高精确度,其相对误差缩小到2.33%,同时工作量仅为原来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