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市政管线与行道树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管线与行道树根系均需占用地下空间,二者间距过小可能导致管线的损坏及其敷设、维修的不便,同时也会影响行道树的正常生长。通过研究二者相互影响情况,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对地下市政管线与行道树的安全距离及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建议。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合理深埋管线、采取防护措施、优选管材和接口形式等方式解决地下市政管线与行道树的相互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联动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关键,是建筑企业保障自身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联动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联动监督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生物技术引入聚合硫酸铁的生产过程,制备出生物聚合铁。为强化生物聚合铁的除油性能,制备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和超细粉体三氧化二铁,分别考察了两者与生物聚合铁联合应用时的除油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生物聚合铁时的处理效果,且纳米四氧化三铁与生物聚合铁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效果优于三氧化二铁超细粉体与生物聚合铁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处理微量含油废水时三氧化二铁超细粉体最佳加药量为3mg/L,纳米四氧化三铁最佳加药量为2mg/L,最高除油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4.
5.
<正> 依据二茂铁在酸性溶剂中容易失去电子而成为三价二茂铁离子的性质,它应具有还原性质,可能作为某些有机化合物的还原剂。为此,我们对二茂铁的还原性质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二茂铁对苯醌和四氯苯醌等容易还原,得到相应的产物:对苯二酚和四氯对苯二酚,产率均在90%以上。用二茂铁作还原剂的方法比较简便,尤其是没有副反应发生。被氧化了的三价二茂铁离子,可以用抗坏血酸再还原成二茂铁而回收。用二茂铁作还原剂对醌类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锂离子蓄电池储能系统,提出具有两层均衡的模块化多目标并行有源能量均衡器.第一层均衡以蓄电池单元作为均衡目标,蓄电池单元内主控开关采用带死区互补导通控制,所有蓄电池单元可同时工作,均衡速度快且不受串联单体蓄电池数量的影响.第二层均衡由多组选通矩阵和一个具有能量双向且连续的有源均衡主电路组成,通过选通矩阵可并行实...  相似文献   
7.
硫化物(矿石)生物氧化研究中,有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争论的核心问题是Fe^2+的作用。研究表明:Fe^2+是生物催化硫化物(矿石)氧化的活化剂;推导出了生物催化氧化物(矿石)的速率方程,提高氧化速率的关键是增加活性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商品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荣 《建筑施工》1999,21(3):60-61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商品混凝土已成为工程材料的主流。而我们目前所具有的无损检测基准曲线和标准,却基本上都是在一般混凝土的试块中求得的,若仍用一般混凝土的回弹、超声、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强度基准曲线或标准去检测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其误差又会是多少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梁的振动问题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数值计算(采用美国ANSYS公司的有限元计算软件^[1])以及试验研究等三种方法,对体外预应力梁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0.
硫化物( 矿石) 生物氧化研究中,有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争论的核心问题是Fe2 + 的作用。研究表明:Fe2+ 是生物催化硫化物( 矿石) 氧化的活化剂;推导出了生物催化氧化硫化物( 矿石) 的速率方程,提高氧化速率的关键是增加活性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