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北油田油气水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准噶尔盆地莫北油田流体性质及成因研究表明,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原油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烃源岩混源,且以后为主;第二类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天然气为成熟一高成熟的混合型气。地层水有两种水型:即,NaHCO3型和CaCl2型,但以前为主。流体在平面分布上受断裂影响较大,在纵向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玛北油田油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玛北油田6个油样和5个油砂分析资料,结合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史,指出了玛北油田乌尔禾组油藏以及百口泉组油藏形成时油气进入方向,并推了油藏的成藏期。  相似文献   
3.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梧桶沟组和平地泉组储层发现稠油/沥青。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二叠系储层的稠油来自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分析了二叠系稠油的成因,指出该区稠油是低成熟与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的成藏模式,指出稠油/沥青与岩性可形成封堵作用,进而在斜坡区的下倾方向可找到来自二叠系来源的正常油藏。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东部原油二萜类烷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及吉 木萨尔地区原油样品分析发现,二萜类烷烃中二环倍半萜含量丰富。二环倍半萜分布特征显示,该区原油分为三类,A类原油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重排补身烷/8β(H)-补身烷比值小于0.6;B类原油的重排补身烷的含量与补身烷含量相当,两者比值为0.8~1.1C类原油的重排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重排补身烷/8β(H)-补身烷比值大于1.1.二环倍半萜分布特征表明,东部A类、B类和C类原油属于不同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长期处于三大生烃凹陷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区断裂及圈闭发育,具有多源、多期的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对该区油源研究,发现车拐地区油气源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搞清了车拐地区各区带在不同时期的石油运聚特征。红车断裂自海西运动末期就开始发育活动,到燕山运动中晚期才停止活动,对早期(早中侏罗世之前)成藏起到破坏作用,对后期(早白垩世末)油气成藏起到封闭作用。车排子隆起区白垩系、石炭系勘探风险较大,但红车断裂带南段及下盘斜坡区、沙门子鼻凸侏罗系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三台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地区(含北三台南段和吉木萨尔凹陷及其南缘)原油的轻烃对比星图,原油饱和烃m(Pr)/m(Ph)值、β-胡萝卜烷含量特征,三类规则甾烷的组成、妊甾烷的含量特征及其成熟度指标,三、四环萜烷和γ-蜡烷的组成特征,以及应用原油二环倍半萜的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的比值及4,4,8,8,9-五甲基+氢化萘(PMDHN)与4,4,8,9,9-PMDHN的比值和C_(30)藿烷及菲、甲基菲化合物等的组成可将本区原油从成因上分为3类,第1类源于中二叠统平地泉组-芦草沟组烃源岩,为本区的主体原油;第2类则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3类源于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源于二叠系的原油其油源区从东到西分别为吉木萨尔凹陷、天山山前凹陷和阜康凹陷,侏罗系原油则主要源于阜康凹陷的侏罗系烃源岩,而源于石炭系的原油其油源区在工区内部。  相似文献   
7.
原油中含氮化合是目前研究油气运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含氮化合物的比值研究表明:陆梁油田原油横向上自西南向北东方向运移,而垂向上原油从下而上运移。  相似文献   
8.
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的重要内容。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陆梁油田原油的油源、成藏时间、油气注入及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9.
原油指纹技术在陆梁油田产能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油色谱指纹是指原油中通过色谱分离的正构烷烃之间的化合物。分析陆梁油田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及白垩系内不同储层的原油指纹特征,确定这些原油指纹的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了两层与三层原油的配方实验,建立了分层产能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对于两层及三层合采的情况,实际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分别在9%以内和12%以内,说明原油指数可以用于计算该油田多层合采井中各层的产能贡献、监测油层的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   总被引:70,自引:13,他引:57  
三环二萜烷内分布是反映原油母质来源的一个良好指标。根据三环二萜烷的内分布,把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的原油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C20、C21和C23三环二萜烷呈上升型分布,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第二类,C20、C21和C23三环二萜烷以C21为主峰呈“∧”型分布,主要与中二叠统烃源岩有关;第三类,以C20为主峰,C21和C23基本相等或依次降低的下降型分布,推测与佳木河组关系较密切;第四类,在三环二萜烷含量较低的背景上C19、C20三环二萜烷和C24四环二萜烷含量显著,这是侏罗系煤成油的典型特征。三环二萜烷内分布不同的原油在其他地化指标上也有差异,因而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而是各种指标的突出表征。通过分析认为,多源多期叠置成藏是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已知油气藏的一个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