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为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传统矿业类专业改造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论文深刻分析了地方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了开展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多模态教学、新工科教材、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保障制度等“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面向区域新经济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工程性与创新性相融合的有色金属矿业类创新人才,为国家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云南某铅锌矿860坑550中段阶段运输大巷应力高,围岩松软破碎,难于支护,严重影响着矿山的生产.在现场岩体结构调查和室内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声波测试法对该巷道3类不同围岩进行了3个断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550中段1号监测断面层纹灰岩和2号监测断面结晶灰岩的松动圈厚度为1.3 m,属于中松动圈Ⅲ类围岩;3号监测断面一般千枚岩松动圈厚度为2.0 m,属于大松动圈Ⅳ-Ⅴ类软岩.根据巷道三类围岩松动圈测试结果,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一般千枚岩支护措施和方案进行了优化.最后在550中段开展了一般千枚岩巷道的支护试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巷道的支护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跑马坪矿段采空区暴露面积大、高度高和围岩坚硬的特点,在现场岩体结构调查、围岩取样、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岩体可崩性分级和岩样可爆性分级、数值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工程类比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采用硐室爆破崩落围岩的方法来处理采空区,共进行了两次爆破,通过爆后效果观察、振动测试和爆破方量测试,振动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空区的平均充填高度为2220~2260m,形成了40多米厚的缓冲垫层,可以确保下部采矿作业的安全,说明采用硐室爆破处理采空区的方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松散软破类岩石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经常面对的一类不良工程地质体,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针对该类岩巷的加固与支护尤为重要。云南某矿巷道开挖后变形严重,为了提出合理可行的支护优化方案,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开挖后围岩位移与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开挖后不采取任何支护,巷道变形较大,处于失稳状态;进行锚网喷支护和衬砌支护后,围岩变形显著减小,顶底板和两帮位移相对收敛率基本小于2%,综合考虑支护成本,认为锚网喷支护手段更优。研究结果对该矿支护方式的选取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地表拦渣坝的稳定,采用离散元程序2D-BLOCK模拟地下矿体开采对地表拦渣坝的影响,计算了矿体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冒落过程。通过模拟结果表明:岩层移动是一个自下而上传递的动态过程,只开采左1采场矿体不会影响到地表拦渣坝的安全;而将右2采场回采矿体后,上盘围岩发生大面积冒落,垮落至离地表40m左右时才不再冒落,但上部没有冒落的岩层仍有裂缝存在,说明将右2采场完全采空后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上部拦渣坝的安全稳定,因此建议处在拦渣坝正下方的右2采场,回采过程中必须保留保安矿柱,这样地表拦渣坝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矿区的矿岩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点荷载试验,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法对点荷载试验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用Grubbs准则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再将得到的点荷载强度(I_(S(50))、PLS)与单轴抗压强度(UCS)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点荷载试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其离散程度大于单轴压缩试验;6种岩石的点荷载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高度正相关,因此能够相互转换,转换得到的抗压强度可作为该矿山岩体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而大多数滑坡都是在雨季或降雨后的短时间内发生,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合理地考虑降雨作用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以渝黔高速公路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分五个开挖步、六个阶段对处于天然及饱水两种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离散元动态模拟,并对软弱结构面处的关键块体进行了跟踪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开挖过程当中,天然状态时的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如果边坡岩体处于饱水状态,边坡的稳定性程度则会明显降低,尤其是当边坡开挖至第3阶段时,即软弱结构面被切割临空后,边坡的位移值及安全系数大小均出现了大的跳跃式变化。再次证明了该岩质路堑边坡是否可能滑坡,实质上是受软弱夹层的强度控制,而水是导致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诱发因素。研究结果能够为边坡的合理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台阶抛掷爆破中孔距、排距对抛掷爆破效果的影响规律,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为原型,基于相似理论,展开高台阶抛掷爆破模型试验,并进行了超动态应力应变的测试与分析,得出:有效抛掷率Ep和最远抛距Lm随孔距的增加或排距的减小而增大,但当孔距增加到排距的1.45倍时Ep开始下降;排距减小到孔距的0.66倍时Lm开始减小;即当炮孔密集系数m满足1.4-1,卸载率为51 s-1;拉应变的加载率为11 s-1,卸载率为3.6 s-1;结合现场爆破情况分析,砂浆材料拉伸破坏时,其拉应变峰值在160 με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静力加载下白云岩的微观损伤致劣机制,结合核磁共振驰豫机制和T2谱驰豫信号特征,提出一种多谱峰正态数学模型;同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前后的核磁共振检测信号对模型进行验证,结合试验前后核磁共振驰豫信号特征及核磁成像技术,从核磁共振 T2 弛豫谱信号和孔隙孔径分布特征分析岩石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的损伤致劣机制。结果表明:(1) 所提出的数学模型能够较为完整的表征核磁共振驰豫信号信息,反演拟合度R~2 = 0.99,结合岩石宏观破坏时的核磁驰豫信息,利用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可定量评价岩石的损伤状态;(2) 通过岩石压缩破坏试验前后的核磁共振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岩石破坏前,岩样核磁共振检测呈现典型的 3 个谱峰,小孔隙和中孔隙连通性较好,大孔隙分布较少;岩石宏观破坏后,中、大孔隙连通性显著增强,中孔隙和大孔隙具有典型“靠拢–合并”特征,破坏后大孔隙和中孔隙 T2 谱谱峰面积与总谱峰面积之比超过 90%,宏观损伤值 D>0.9;(3) 岩石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破坏时,内部孔隙结构的核磁驰豫信号特征表现基本一致,均为大孔隙分布为主导...  相似文献   
10.
红泥坡铜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尾矿库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地表尾矿库的稳定,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模拟地下矿体开采对地表尾矿库的影响,计算矿体开采过程中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量,并参照我国评判建筑物破坏等级的标准进行评判。通过模拟结果表明,岩层移动是一个自下而上传递的动态过程,地下开采对地表金智尾矿库产生的下沉变形大,为56cm,同时地表也产生了大量塑性扰动区,说明金智尾矿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井下开采之前须闭库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