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0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402篇
电工技术   354篇
综合类   805篇
化学工业   593篇
金属工艺   404篇
机械仪表   312篇
建筑科学   456篇
矿业工程   194篇
能源动力   305篇
轻工业   214篇
水利工程   148篇
石油天然气   164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5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3篇
冶金工业   275篇
原子能技术   67篇
自动化技术   6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1384篇
  2001年   1247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当前优质炼焦煤资源越来越少,而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具有低灰、高硫特点的X煤进行了系统的炼焦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炼焦生产中合理配加5%~8%的X煤不会造成焦炭硫分升高的不利影响,焦炭灰分下降明显,强度保持稳定。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首钢炼焦生产,焦炭各项指标均达标,这不仅扩大了炼焦煤的使用范围,而且在资源使用方面为公司焦炭灰分的降低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小明  汪衍军  贾李锋  邢相栋 《钢铁》2019,54(11):116-122
 不锈钢酸洗污泥安全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将酸洗污泥作为烧结配料使用有望回收其中铁、铬、镍等金属,并充分利用其中的熔剂组分,实现酸洗污泥在冶金企业的闭路资源化利用。铁矿粉配加酸洗污泥烧结黏结相强度试验表明,随着酸洗污泥配加比例的增加,黏结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且随着碱度的增加整体减小,当酸洗污泥配加比例为10%时,试样中赤铁矿、磁铁矿质量分数最大,枪晶石质量分数较小,在碱度为1.5时于1 280 ℃焙烧4 min,试样的黏结相强度最大可达15.12 kN。平衡相烧结试验表明,配加酸洗污泥能改善烧结矿质量,铁矿粉配加10%的酸洗污泥,碱度为1.5,1 300 ℃烧结240 min后,烧结矿的矿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最好,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铁矿烧结过程微细颗粒物排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PI+设备(荷电低压撞击器)对铁矿烧结过程微细颗粒物进行在线检测与采样,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EDS)对采集的颗粒物形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铁矿烧结过程中微细颗粒物的排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M10大量释放集中在烧结升温段,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数目浓度在粒径分布上有较大差异,其中质量浓度峰值区间为5.37~10.00 μm,数目浓度峰值区间为0.10~0.16 μm;形貌特征上,微细颗粒物呈规则的球形、方块形和片状;不同粒径物质组成差异明显,其中颗粒物中的K、Na主要以KCl和NaCl的形式存在,含量随颗粒物粒级的增大而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Gas diffusivity measurements in opaque porous media were perform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 optimized pulsed‐field gradient stimulated echo method with free volume selec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agator of thermally polarized methane gas within commercial monolithic catalyst supports. Since signal losses due to T2 relaxation were minimized by using a short echo time, diffusion processe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measured propagator functions and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a broad range of observation times and in different spatial directions. The study of this noninva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gas diffusion found a clear effect of the monolith type and its pore size and coating on the effective gas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apparent tortuosity for a given observation time.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力耦合方法对Ti-6Al-4V合金进行了多道次热轧模拟,研究了不同道次温度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特点。模拟结果表明,轧制过程表面温度低于心部的温度,随轧制道次的增加,表面温度整体表现为降低过程,中心温度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过程。中心位置比表面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大,表面位置与中心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均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中心显微组织变形大于表面。中心区域组织易于发生动态球化。  相似文献   
6.
王海明 《轧钢》2018,35(6):84-85
针对热轧除鳞系统普遍存在的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预测模型的变频节能方案,通过板坯位置预测、除鳞时间预测、除鳞水量预测和除鳞泵转速控制,合理利用轧制间歇时间使水泵电机变频降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可使除鳞电耗降低23.57%。  相似文献   
7.
苏铭  姚强岭  刘梓昌  夏泽 《中国矿业》2021,30(7):146-151
在大同矿区"三硬"煤层条件下,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采矿活动不断走向深地,地应力逐渐增大,塔山煤矿8311工作面和8312工作面间仅留设6m小煤柱,2312巷会遭受两工作面的重复采动,为保证两工作面重复采动影响下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同时保证煤炭采出率,采用同煤集团自行研发的链臂锯进行机械切顶,以达到顶板弱化效果。为研究该技术使用条件下留巷在两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重复应力扰动下围岩稳定性,运用数值模拟、力学分析等手段对切顶及未切顶后的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链臂锯切顶卸压能有效切断基本顶间的应力传递,使留巷内顶底板应力峰值下降,应力分布均匀,小煤柱内应力集中峰值大幅降低,提高了留巷围岩稳定性;同时针对小煤柱留巷实体煤侧仍会受超前应力和侧向应力影响形成叠加应力集中区域及小煤柱产生的塑形变形等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西部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立法和建立四级地法环境监测体系 ,增加投入、部门关系和落实规划措施 ;开展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 ;加强地质环境有关的数据集成及科研与地质灾害的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9.
杨明  潘长良  周爱民 《矿冶工程》2002,22(1):27-28,31
矿床开发的决策问题已由过去的单目标优化转变为多目标综合优化。运用目标规划方法,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待开发矿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0.
C/C复合材料断口热解炭及其界面形貌SEM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SEM,以增强体为薄毡叠层、基体分别为光滑层及粗糙层结构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炭的2种C/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了三点弯曲试样断口上热解炭及热解炭/热解炭界面的形貌特征,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垂直于炭纤维轴向的断面上,光滑层结构热解炭未发生塑性变形,但粗糙层结构热解炭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在平行于炭纤维轴向的断面上,光滑层结构热解炭/热解炭界面呈光滑状,而粗糙层结构热解炭/热解炭界面呈鳞片状,鳞片的周边粗糙,内部光滑。认为鳞片结构的产生与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相关,并对此提出了假设模型:两相邻热解炭生长到界面时,在鳞片周边部位互生长形成真正的结合,使鳞片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隙或使气流无法通过鳞片内部,造成鳞片内部的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