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磷作为一种阻燃剂,由于其具有含磷量大,来源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的使用,但由于其不稳定,颜色较深等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利用氢氧化铝作为囊材对红磷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并对其微胶囊化条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氢氧化铝包覆红磷的最佳包覆条件为:pH=5.5,分散剂含量为0.234g,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比例为1∶3,包覆时间为2h,包覆温度65℃,Al2(SO4)3含量为15%。  相似文献   
2.
从解决潜伏性中温固化和耐碱性问题入手,合成了新型促进剂,并选用具有耐碱化学结构的主体材料成分,配制出性能优良的单组分糊状胶黏剂并研究了其耐碱性、固化工艺、黏度变化和贮存期。采用双酚A环氧为主体树脂,以合成的韧性环氧进行增韧,以超细双氰胺为固化剂,以合成的混合胺的脲类衍生物为潜伏性固化促进剂,以气相SiO2调节触变性,制备出的单组分中温固化环氧胶黏剂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稳定的分散性,其室温剪切强度(铝/铝)达28MPa,90℃剪切强度25MPa,用于橡胶粘接达到橡胶破坏。该胶体现出良好的耐碱性、耐湿热老化性能和较长的贮存期(室温一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UV-固化胶黏剂收缩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V-固化胶黏剂固化过程中发生的体积收缩,是影响胶黏剂粘接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讨论了UV-固化胶黏剂收缩率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收缩率和收缩应力的关系,以期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找到降低或消除收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季戊四醇与三氯氧磷发生反应,合成了双环笼状磷酸酯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将合成的膨胀型阻燃剂PEPA均匀地掺杂在PE中,形成了阻燃PE体系。然后以垂直燃烧法作为考查阻燃性能的主要手段,研究了PEPA的含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热重分析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PE体系的热降解过程。实验表明,随着PEPA的含量增加,阻燃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性氰酸酯树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改性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制备了一种适合常规180℃固化工艺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可用于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对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工艺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无需进行高温后固化处理即可得到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较为优异的固化物,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RTM用低黏度树脂体系的工艺窗口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预测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TQ-50的流变黏度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的适宜工艺窗口,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黏度计、流变仪和凝胶时间测试仪对TQ-50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静态黏度、动态黏度和凝胶时间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双阿累尼乌斯方程(Arrhenius)建立该树脂体系的静态流变模型,该流变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一致性,能够准确地描述TQ-50环氧树脂在较低黏度范围内的化学流变行为.利用该流变模型建立温度、时间和黏度三维预测图谱和温度、时间等黏度曲线,并对工艺窗口进行预测,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Q-50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低于500 mPa·s时,工艺窗口的温度可选范围为50~70℃,保持时间约为150~180 min,黏度低于200 mPa·s时,工艺窗口温度的可选范围为55~70℃,保持时间约为56~96 min,该树脂体系具有较宽的适宜注射温度范围和较长的注射时间,满足RTM工艺成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导电胶的组成与类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几种导电机理进行了概述。从实验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导电胶体积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和导电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组成成分和固化工艺对导电胶性能的影响,如导电粒子的形貌和尺寸、树脂基体种类、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湿热老化条件等对粘接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指出了在固化过程中,树脂基体与导电粒子的匹配和润湿包覆作用对导电性能的重要影响。简单介绍了现今几种中温固化导电胶的性能,对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