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甘草次酸为活性成分,通过3T3-L1脂肪前体细胞模型测试不同质量浓度的甘草次酸对3T3-L1增殖及分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成分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金黄地鼠动物模型实验测定不同剂量的甘草次酸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25~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抑制3T3-L1细胞增殖,在质量浓度为50~100μg/mL时具有显著抑制3T3-L1细胞分泌TG(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给予金黄地鼠药物30?d后,与空白对照组、基质组(50%丙二醇水溶液)相比,甘草次酸在设定质量浓度下显著降低金黄地鼠腹部双侧皮脂腺斑面积,减少皮脂腺厚度及数量,抑制皮脂腺生长进而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中的甘油三酯成分,甘草次酸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主要通过显著调控皮脂腺组织中SREBP-1C(P<0.001),TG(P<0.01),K6(P<0.01),K16(P<0.01),IL-6(P<0.05)指标的表达,即抑制皮脂腺组织中SREBP蛋白活性,抑制皮脂合成及分泌TG成分的含量,进一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中角蛋白K...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蛋白质的纤维聚集行为,本研究以大豆球蛋白(soy globulin,11S)为原料,从亚基层面对酸性条件下热诱导的11S纤维聚集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蛋白及其亚基的水解过程、结构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1S的纤维化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多肽链的水解、自组装成淀粉样纤维聚集结构及逐渐生长成宏观可见的具有扭曲螺旋结构的纤维聚集体。与11S纤维化过程的单指数增长相比,酸性亚基的纤维化过程存在迟滞期。酸性亚基在纤维化聚集的初期主要贡献于纤维聚集的成核过程,碱性亚基的加入改变其纤维聚集进程。蛋白质的纤维化过程会增加11S在等电点处的溶解度,降低中性和酸性pH下的溶解度。此外,碱性环境(pH值10.0)会导致11S纤维聚集体全部溶解、宏观纤维长度变小、结构发生改变。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合理利用蛋白纤维化聚集体作为新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SPI)经酸性热处理后可自组装形成具有交叉β-折叠结构的纤维聚集体,研究了SPI纤维化对其界面吸附动力学、界面膜扩张流变特征及乳化性质的影响。由于纤维化过程中伴随的蛋白水解,酸性热处理明显改善了SPI在等电点附近的溶解度,但中性p H处溶解度明显下降。SPI纤维化过程中,蛋白表面压增加速度和Ed值明显增强,说明其拥有较高的界面活性,且增强了蛋白分子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易于在界面形成较厚的多层结构。纤维聚集体的形成使蛋白乳液粒径随加热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其p H稳定性明显增强,明显抑制了其在中性条件下的絮凝,这一改善受加热时间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纳米载体技术,将神经酰胺2、神经酰胺3和神经酰胺6Ⅱ进行包载,制备了神经酰胺复合纳米载体(舒胺修L).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舒胺修L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迁移及保湿因子分泌的影响.通过人体功效评价,检测舒胺修L安全性,以及对皮肤即时和长效保湿、经皮失水值的影响.结果 表明,舒胺修L粒径为14.46±0.1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480±0.004,Zeta电位为-28.2±0.6mV,且安全无刺激.与游离成分相比,舒胺修L可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高细胞保湿因子的分泌量,显著提高人体皮肤即时和长期含水量,减少皮肤经皮失水值.舒胺修L在保湿补水化妆品领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梦萍 《山东化工》2023,(18):48-52
由于C-D键独特的稳定性和标记作用,在化合物中引入氘对于候选药物的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芳基醚是一种在药物、溶剂和聚合物前体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与价值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中间体和农业生产中。本文根据C-D键和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双重优势,以氘代甲醇为氘源,开发了一种钴(II)/水杨醛配体组成的催化体系,在氧化条件下高效合成了氘代甲氧基化芳烃化合物,该方法无需使用酸碱添加剂,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和氘掺入量,各种不同取代的苯甲酰胺衍生物产率中等至良好。  相似文献   
6.
小麦蛋白酶解物-槲皮素复合纳米颗粒的构建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槲皮素(Quercetin,Que)这一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化学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小麦蛋白酶解物(Wheat Protein Hydrolysate,WPH)成功构建了蛋白酶解物-槲皮素复合纳米颗粒,并对其胶体性质、形貌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进行表征。主要结论如下:WPH具有良好的胶束形成能力和界面活性,在对Que进行反溶剂时,蛋白酶解物中的两亲性多肽通过自组装作用包载Que构建了复合纳米颗粒,Que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当蛋白酶解物浓度为5 mg/m L时,槲皮素溶解度高达126μg/m L。该复合纳米颗粒为球形胶体颗粒,其平均粒径在100 nm以下,且分布均匀,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及胶体稳定性。荧光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酶解物与Que之间主要发生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