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罗丹明B(Rh B)为降解底物,采用超声辅助MnO_2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方法降解水中的Rh B。以Rh B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为指标,探究PMS投加量、MnO_2投加量、超声功率、Rh B初始pH和浓度,温度对Rh B降解效果的影响及其该法的使用范围。结果表明,最优的Rh B降解条件为PMS 0.5 g/L,MnO_20.8 g/L,超声功率80 W。此外,该方法可在温度为45~60℃和pH为中性范围内使用。催化剂重复3次,Rh B的色度去除率基本不变。该研究结果可为杂环碱性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硅溶胶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杂原子Cu-ZSM-5催化剂,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一系列催化剂,并用模拟烟气考察直接催化分解NO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铝物质的量的比为50,Cu的负载量为6%,晶化温度为165℃,晶化时间为24 h时,合成的催化剂效果最好,温度过低或晶化时间过短则不能合成分子筛,温度过高或晶化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杂晶,影响催化效果;同时发现,当采用Na OH作为碱源时,效果优于其他强碱或弱碱,硫酸作为酸源时,效果优于其他强酸和中强酸。XRD的表征结果表明,高结晶度、无杂晶、适当存在晶型缺陷的Cu-ZSM-5沸石分子筛最有利于提高催化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3.
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6株对二苯并噻吩具有降解能力的中度嗜盐菌,其中SL-4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在底物浓度为50 mg·L-1、培养基盐度为5%条件下对二苯并噻吩的降解率达到37.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底物初始浓度、pH值、温度、氮磷比对SL-4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氮磷比是影响SL-4菌株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H值和温度;SL-4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5、温度25℃、氮磷比6∶1.  相似文献   
4.
受补充水水质的影响,循环冷却水水质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此考察了营养物质(BOD5、TP、NH4+-N)、颗粒物质(CaCO3)、无机离子(Ca2+、Mg2+、Na+、Fe3+)对循环水中生物粘泥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冷却水水质对生物粘泥的活性有较大影响,当BOD5≤25 mg/L、NH4+-N<5 mg/L、TP≤1 mg/L时,可将粘泥活性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低营养水平条件下,分别维持CaCO3<4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Na+<50 mg/L、Fe3+<0.5 mg/L时,可有效抑制粘泥活性,控制粘泥中细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5.
循环水系统黏泥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炼油厂循环冷却水作为接种水,考察了水质条件对生物黏泥中活细菌数量的影响,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不同黏泥中的优势菌种组成、多样性及相似性。结果表明,在中营养水平下(COD=50 mg/L)形成的黏泥中含菌量最多,贫营养下的(COD=25 mg/L)最少,但是贫营养下的黏泥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3组样品之间,富营养(COD=100 mg/L)与另外2种营养下黏泥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差别较大。所选19个主要条带与其对应的 GenBank 中最相近的菌种 DNA 序列相似度均在97%以上,反映出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16S rDNA 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有多组菌种在系统发育上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但其在不同黏泥中的优势地位由于受到营养水平和生物黏泥空间结构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A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um KL2-13 was isolated from ten sites of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the Karamay oilfield. It was identified as the Bacillus fusiformis sp. bacterium based on its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by the bacterium KL2-13 were determined.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the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um KL2-13 requires an optimum pH range of 6-8, and the optimum inoculation quantity is 3%. The low-concentration metal ions Fe2+, Mg2+ and Ca2+ can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the bacteria KL2-13.Atoo low concentration of Tween-80 does not show obvious promotion to the de- grading bacterium KL2-13, and an excessively high concentration can decrease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the bacterium, the best dosage of which is 2%. The hydrocarbon degrading rate reached 59.07%±0.37% under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在常温下处理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炭基催化剂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超级活性炭的特性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从工艺技术、成本、环保等几方面总结了此类常温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炭基脱硫催化剂未来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MIL-101是一种典型的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丰富等物化特性,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气体储存及药物运输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MIL-101也存在纯化过程复杂、化学活性中心单一、Lewis酸性较弱等缺点,极大地阻碍了其批量生产与实际应用,因此高效制备MIL-101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MIL-101的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综述了纯化方式、矿化剂、反应物配比及晶化条件等因素对水热法制备MIL-101的影响.并从负载活性组分、原位合成和掺杂等方面,对其改性修饰的方法进行总结,表明可根据原料分子及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设计调控,以实现特定结构及功能.针对目前MIL-101材料在制备合成方面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循环利用率低等不足的现状,提出引入活性基团制备功能型复合材料等建议,以期望研究出高效的制备方法与普适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法对曝气池非稳态工况下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考虑非稳态工况所确定的曝气池容积,能较好地适应进水冲击负菏,可供采用传统设计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东营某炼油厂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分析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随着油污土壤油含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Beta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受污染程度相近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度较高。细菌、真菌、古菌群落中相对丰度最大的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分别为44.8%~79.5%、54.4%~83.2%和28.3%~93.1%。属水平群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油含量增加,真菌踝节菌属(Talaromyces)的相对丰度由0增加到31.6%,细菌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由0.1%增加到1.9%,古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由5.8%增加到37.8%。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中烃类组分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真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细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古菌盐红菌属(Halorubrum)与烷烃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细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古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与芳香烃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