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一株除磷酵母菌在除磷过程中表面形成局部富磷区域的现象,将其引入到结晶除磷中,开发了酵母菌诱导强化磷酸铵镁(MAP)结晶协同除磷新体系。以A2/O污泥浓缩池富磷上清液为处理对象,探究了pH、Mg/P、N/P、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该体系除磷效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结晶产物的形貌及晶型。结果表明,酵母菌诱导强化MAP结晶体系处理A2/O污泥浓缩池富磷上清液的最优参数如下:pH=10.0、Mg/P=2.0、N/P=2.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强度=300 r/min,出水磷浓度可低至1.71 mg/L,除磷率为97.14%。结晶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分泌的大量胞外聚合物(EPS)可以吸附废水中的PO43--P和Mg2+,在菌体周围形成富磷区域,进而以酵母菌为晶核形成MAP结晶产物,实现磷的去除与回收。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流化床结晶反应器处理模拟化粪池污水,探讨了升流速度、p H值和Mg/P值对反应器除磷效果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反应器在优化条件下对氮、磷的回收效果。当HRT从30min延长到60 min时,升流速度减缓,从1.11×10~(-4)m/s降至5.56×10~(-5)m/s,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60 min以后则基本没有变化;反应器进水p H值由8.5提高至10时,除磷率先升高后降低,当p H值=9.5时达到峰值;进水Mg/P值越大,氮、磷去除率越高,但Mg/P值超过1.2时,去除率增幅趋缓。在进水p H值为9.5、Mg/P值为1.2、HRT为60 min的最优运行工况下,流化床结晶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对COD、NH_4~+-N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1.5%、41.3%、91.2%;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流化床结晶反应器处理模拟化粪池污水生成的结晶产物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具有很高的氮、磷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氯化过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以苯胺(AN)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高铁酸钾(Fe(VI))预氧化对后续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Fe(VI)浓度、氯化pH、液氯浓度、氯化时间以及水质背景成分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浓度Fe(VI)(150μmol/L)预氧化可有效减小各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氯化pH可以影响液氯的存在形式及消毒副产物的稳定性,从而对各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受液氯浓度以及氯化时间的影响比较显著。在氯化工艺前耦合Fe(VI)预氧化工艺可明显降低天然水体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黄河中下游两个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水处理单元对可培养总细菌、阿莫西林(AMX)抗性细菌和磺胺甲恶唑(SMZ)抗性细菌,以及2种磺胺类抗性基因(sulⅠ、sulⅡ)、1种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CTX-M)、整合子基因(intⅠ1)、16S rDNA基因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两个水厂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对3类细菌及抗性基因都不能实现有效去除。中间臭氧氧化工艺对典型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消毒单元基本可以实现抗性细菌的完全去除,抗性基因平均去除率也在0.80log以上。该研究有助于了解饮用水处理流程中不同处理工艺对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的去除效能,为水厂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洗浴废水回用处理的水质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处理洗浴排水,在水温10℃时,主要控制指标浊度、COD、BOD5和ABS平均平除率分别为98.1%,95.2%,93.3%和68.2%,出水水质完全满足中水控制指标要求,试验中发现出水浊度与COD和BOD5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出水浊度监测COD和BOD5指标,使运行管理简便、结果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硅酸是天然水中难以去除的杂质。为保证低温低浊情况下电厂工业用水水质中胶硅<0.5mg/L、浊度<2NTU的要求,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助滤法进行了除浊降硅试验。结果表明,在PAM的投加量为0.025mg/L的条件下,水的浊度和胶硅含量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工艺设备基础"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新开专业基础课。基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需求,从3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整体理论构建:课程内容采取"重点+基础+补充"(EBC)方式,教学方式采取"三明治"(SW)方式,课程考核采取"主体+辅体"(SA)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某大学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为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耦合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跨膜压差为0.1 MPa,臭氧投加量为5 mg/L的工艺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氨氮、亚硝态氮、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97.3%、96.0%、41.2%和34.1%,对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0.08 NTU、0.07 mg/L、0.01 mg/L、2.50 mg/L和0.037 cm-1。相同运行周期内,直接使用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市政二级出水,膜通量下降26.7%;而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膜通量只减少了14.3%,说明臭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可有效减轻膜污染,提高陶瓷膜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本文探究了芬顿(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膜污染规律与膜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40 g/L、换炭量为4%/d、膜通量设置为70 L/(m2·h)时,耦合工艺深度处理效果优异,经30 d运行,出水COD、TOC和浊度分别为14 mg/L、4.5 mg/L和0.04 NTU,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增强该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的运行周期。被污染后的膜,依次经物理清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通量可恢复至原来的94%。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效果优异,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