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微硅粉液体地膜的降解性,对比了两种交联膜的降解失重率,结构形貌和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预交联微硅粉液体地膜(预交联地膜,下同)在降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产生微孔结构,而直接交联微硅粉液体地膜(直接交联地膜,下同)耐久性较差,两种交联地膜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低的失重率,在实际应用中,微硅粉能够提高土壤中Si、K、Ca、Mg的含量,有助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碳海绵具有低密度、大孔体积、高导热系数等优点,可作为相变材料的良好载体。采用脱脂棉及MgO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一定石墨化特性、孔隙率达到96.3%的碳海绵为载体,以Na2SO4·10H2O/Na2HPO4·12H2O为相变介质,制备出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结果表明:在700、800℃和900℃制得的碳海绵对相变材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自身质量的60、75倍和102倍。同时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制得碳海绵封装的材料在5~60℃之间固液相变循环性能,经5 000次循环后,该相变材料的潜热仍在200 J·g–1以上,下降值均在13%以内,导热系数提升率均大于50%。该多孔碳海绵封装的复合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魏宁  柳馨  铁生年  汪长安 《硅酸盐通报》2022,41(7):2533-2541
在复合相变材料中引入碳纳米纤维(CNFs)提高相变体系的导热系数,以实现相变材料与外界环境进行快速有效的热量交换。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将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制备成共晶盐相变材料,借助聚丙烯酸钠构筑三维聚合物网络封装相变材料,利用CNFs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通过Raman、XP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NFs经高能球磨、湿化学氧化处理后,其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变化;借助Raman、DSC、Hot disk、TG等测试方法,分析了CNFs对复合材料化学相容性、相变行为、热稳定性、潜热容量、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经过功能化处理,氧、碳原子比增大至0.140,氧化效果显著;CNFs引入至复合相变材料中,体系内各组分之间存在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当CNFs的添加量达到3%(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固、液态导热系数分别达到1.05 W/(m·K)、0.88 W/(m·K),相较于未添加CNFs的复合材料,固、液态导热性能分别提升了69.4%、60.0%;经过1 000次循环试验,复合材料的熔融焓和结晶焓相较循环前分别下降了56.2%、65.3%,相变体系仍然具备一定的储热能力,表明将相变材料嵌入三维网络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封装策略。  相似文献   
4.
铁生年  柳馨  铁健 《材料导报》2015,29(11):138-143
相变储能材料通过相变过程释放热能。通过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提高能效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今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方向。技术人员选择包装材料对相变储能材料进行封装,以便相变材料释放的热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封装材料和封装技术的有效选择往往决定实际应用效果。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相变材料对存储材料的腐蚀性及相变储能材料的封装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马佳庆  铁生年 《硅酸盐通报》2018,37(10):3248-3255
为实现微硅粉的高值化应用,充分利用微硅粉中的硅、镁、钙等微量元素.实验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黄原胶为稳定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出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配方以及制备工艺,采用沉降实验对不同温度、酸碱、盐体系的悬浮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借助流变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流变特性、微硅粉分散性.结果表明:黄原胶、微硅粉、六偏磷酸钠添加量分别为0.15wt%、0.5wt%,0.5wt%时,可得到稳定分散的微硅粉液体地膜悬浮液,悬浮液的最佳保温温度为10~30℃,保证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悬浮液在40 d之内不产生沉淀,酸碱环境体系对高分子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降低悬浮液的稳定性,pH=7时,悬浮液体系最稳定;同时讨论了不同盐体系对悬浮液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体系中,NH4 Cl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小,当体系添加0.4%NH4 Cl时,体系沉淀量最小,为0.63wt%.  相似文献   
6.
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从兴  铁生年 《建筑技术》2009,40(3):221-224
通过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灰土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情况,提出了土挤密桩成孔时施工方法及技术应用,阐述土挤密桩在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碳化硅粉体湿法研磨中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化硅粉体在湿法研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通过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不同累积研磨时间下所获碳化硅粉体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碳化硅粉体粒度逐渐减小,粉体颗粒均匀化、规则化,粉体晶粒尺寸不断减小,显微应变逐渐增加,晶体结构不断无定形化。研磨初期机械能致力于碳化硅颗粒的粉碎,后期则转为克服由机械力活化引起的粉体团聚。  相似文献   
8.
用区域烧结在1 d内可完成高温气体清洁用1.5 m陶瓷过滤管的制备过程,区域烧结的优势是缩短研究和开发周期.目前,经过认真设计,已经完成区域烧结设备.多孔陶瓷件比致密陶瓷件更容易烧结成型,原因是多孔陶瓷在区域烧结期间可免除其收缩和变形.  相似文献   
9.
炼钢渣剂熔点、熔速的分析研究,对改善钢锭表面质量和净化钢液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硅铁中Si、Al、P、Mn、Ca各元素X荧光光谱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硅铁冶炼合金钢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和脱氧剂,准确测定硅铁中Si、Al、P、Mn、Ca、Cr、Fe是很必要的。为改善操作环境,缩短分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研究了硅铁中Si、Al、P、Mn、Ca、Cr、Fe的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