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镍纳米粉的比表面积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进行性能表征.依据BET多层吸附原理,采用静态低温氮气等温吸附方法,测试镍纳米粉末在液氮温度(77K)环境下在气体饱和蒸气压力范围内对氮气的吸附量,利用图解法由吸附等温线求出单层吸附容量,由BET吸附公式计算出纳米粉末比表面积为14.23m2/g.  相似文献   
2.
镍纳米粉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利用X射线衍射(XB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粉末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进行了表征。样品的N_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静态表面吸附仪在液氮温度下(78 K)在气体饱和蒸气压力范围内测试。依据BJH理论模型计算探讨了样品的累积孔表面积、累积孔体积、孔径及其BJH脱附分布等性能。用图解法由等温吸附直线求出单层吸附量,利用BET吸附公式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镍纳米粉的比表面积为14.23 m~2/g,粒径为46 nm。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通用公司Typhoon FLA 7000型成像板扫描仪的灵敏度曲线标定实验。利用超短脉冲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超热电子源同时辐照了成像板与已标定的LiF热释光探测器(TLD),通过相对标定方法得到该扫描仪在光电倍增管不同倍增电压下的灵敏度曲线,并对测得的灵敏度曲线进行了数值拟合。拟合结果表明,灵敏度曲线随电压增大呈双指数规律减小,且与已有文献报道的利用标准放射源标定获得的结果一致。该方法为在无标准放射源情况下成像板扫描仪灵敏度曲线标定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工艺参数对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Ar惰性保护气氛中,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方法用自行研制的装置制备出了高纯Ni纳米粉末。研究了在制备过程中电弧电流、气体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纳米粉产率及粒度的影响。利用XRD、TEM对制得的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当控制某些工艺参数就能制取粒径范围在20nm~100nm的纳米粉,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条件下,气压升高或电弧电流增大,都会使粒度增大,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ED)、BET吸附等对样品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粒度及其分布、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关于金属超微粒产生过程的近似模型,分析了纳米粉的形成和生长机制,并对整个工艺过程影响纳米粉性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镍纳米粉纯度高,晶格结构与相应的致密体相同,为fcc相结构,平均粒径为47nm,粒径范围在20~70nm,比表面积为14.23m^2/g,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并发现纳米晶体的晶格常数发生膨胀。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100TW超短脉冲钛宝石激光装置上相对论强度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能谱测量,获得了靶前法线和靶后激光传输方向超热电子能谱。在靶前法线方向,能谱呈单温类麦克斯韦分布,占主导地位的加速机制是共振吸收;靶后激光传输方向,在较低能段能谱呈类麦克斯韦分布,存在的加热机制是有质动力V×B加热,在较高能段能谱出现了高能尾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