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以武安地区村庙建筑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武安村庙的社会形态和空间形态,并深层次探讨了人与武安村庙建筑形态的交融。  相似文献   
2.
Problems such as poor structural integrity, inhomogeneous dispers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graphene in the brazing seam are typically encountered for graphene additives in a brazed joint interface.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a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was employed for in-situ preparation of a high-quality graphene-coated copper (Cu) foam composite interlayer prior to be applied for brazing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nd niobium. The prepared graphene and the brazed joint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Raman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graphene wa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brazing seam with the help of the Cu foam,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nterconnected porosity. Simultaneously, the excellent chemical inertia of graphene inhibited the collapse of the Cu foam, based on which the thermal residual stress in the joint was effectively mitigated due to the synergistic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Cu foam (with good plastic 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graphene (with extremely low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This effect led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average shear strength of the joint.  相似文献   
3.
王泽宇 《城市建筑》2014,(24):173-173
本文结合笔者在变电所设备基础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设备基础倒角工艺在变电所工程中的应用。并以此为原型,将这种工艺延伸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其他部位,广泛推广倒角工艺,使倒角工艺在其他施工部位也发挥其优点。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RGB-D图像特征提取和准确的3D空间结构化学习是提升RGB-D场景解析结果的关键。目前,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但是,该网络无法充分地学习3D空间结构化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三维空间结构化编码深度网络,内嵌的结构化学习层有机地结合了图模型网络和空间结构化编码算法。该算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学习和描述物体所处3D空间的物体分布。通过该深度网络,不仅能够提取包含多层形状和深度信息的分层视觉特征(HVF)和分层深度特征(HDF),而且可以生成包含3D结构化信息的空间关系特征,进而得到融合上述3类特征的混合特征,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表达RGB-D图像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NYUDv2和SUNRGBD标准RGB-D数据集上,该深度网络较现有先进的场景解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RGB-D场景解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分辨扫描电镜观察了DD5单晶高温合金经1093℃无应力长期时效和1093℃/137 MPa拉伸蠕变试验后的组织,研究应力状态对单晶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TCP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无应力长期时效相比,应力促进了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筏形组织的形成;剪切应力能够促进45°筏形组织的形成,筏形组织的形态与应力状态密切相关,应力可以促进TCP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2219铝合金的应变率敏感性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冲击压杆装置(SHPB)对两种热处理状态(T4态和T6态)2219铝合金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并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X射线衍射(XRD)对压缩后的试样进行了显微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热处理状态下材料应变率超过2000 s-1时,材料的流动应力显著下降,即出现显著的应变率软化行为。基于应变率敏感性行为随真实应变及应变率的二维等高线图,发现在高应变量、高应变率条件下材料表现出负应变率敏感性行为,流动应力随着应变量与应变率的提升而下降。通过理论计算及微观组织表征,发现温升软化和变形带导致的软化作用,是材料在高应变量、高应变率表现出负应变率敏感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碳微合金钢连续管在含有H2S、CO2等腐蚀介质的油气田,以及在CCUS作为CO2注入管柱等工况条件下服役时连续管腐蚀严重、疲劳寿命低、易发生脆断等问题,开发了国产耐蚀合金连续管。通过对BSGCT80-2205和BSGCT80-18Cr两种材质的国产耐蚀合金连续管开展力学性能、塑性、抗压、腐蚀等性能检测,全面研究分析了两种连续管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BSGCT80-2205和BSGCT80-18Cr两种管材整体强度均满足80ksi钢级连续管要求;压扁、扩口试验管材焊缝和母材均未出现开裂,低周大应变疲劳寿命高于同规格90ksi钢级连续管寿命;腐蚀试验证明两种管材适合在含腐蚀介质油气田或作为CO2注入管柱长期服役。  相似文献   
8.
概括了矿井提升同步电动机的电磁、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在电机电磁设计方面,说明了对于变频电源特点,如何选择电机容量、额定电压,确定极对数、定子铁心外径及气隙磁密、定子线圈每相串联匝数和定子铁心长度等初步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而对详细计算进行说明。在结构设计方面,分别对定转子的组成和定转子线圈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为气藏提高了连通性,普通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气藏的开发效率,随着气藏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逐渐变得复杂,普通压裂技术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开展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将储层在各个方向上充分连通,提高气藏的开发水平。通过对压裂后人工裂缝的形成机理研究,弄清压裂后人工裂缝的类型及体积压裂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压裂后人工裂缝为垂直裂缝的水平井流体渗流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压裂水平井的参数对渗流过程的影响,以及渗流规律对产能的影响。通过体积压裂井与常规压裂井效果对比以及同一口水平井开展体积压裂与常规压裂效果对比,分析总结出体积压裂不但提高了气井的初期产量、延长了稳产期,更是提高了气藏的最终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异步轧制工艺进行了铜铝薄带的复合,并对复合带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进行了复合带组织的观察和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异步轧制相比同步轧制的界面波浪状形貌明显减少,界面更加平整;在相同的压下率下,异步轧制的轧制力要小于同步轧制的轧制力,使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得到了提高,有益于提高界面剥离强度;异步速比与复合带界面的剥离强度呈抛物线关系,异速比为1.25界面的剥离强度最大;异步速比增加,铜/铝复合带Cu/Al厚度比增加.所得结果在铜铝薄带轧制复合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