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烷溶液,并采用浸涂法在纯镁表面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腐蚀保护膜。金相显微镜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形貌观察表明,有机-无机杂化膜比铬钝化膜更均匀致密;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定及试验后的显微形貌表明,与铬钝化膜相比,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自腐蚀...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镁合金和碳纤维代替工程中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中的铝合金和玻璃纤维,通过将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交替层压,得到复合材料板,并用环氧树脂将复合材料板与镁合金薄板加压黏结在一起,得到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采用单悬臂梁测量载荷速率对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裂纹在低载荷速率时以稳定的方式扩展,而在高速率时裂纹的扩展变得不再稳定;在低速率(1~1 000 mm/min)载荷下,载荷速率对层间断裂韧性有轻微的影响;层合板在高速率载荷下的层间断裂韧性大于低速率下的层间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材质为55CrSi泵下体内部弹簧的断裂原因,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裂弹簧的裂纹形态及断口表面进行宏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弹簧的断裂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弹簧丝表面,是由弹簧丝制备及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凹痕及折叠缺陷引起的;另外,弹簧丝表面喷丸质量较差,造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弹簧运行过程中,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疲劳裂纹从弹簧丝表面向内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  相似文献   
4.
高玉周 《功能材料》2004,35(Z1):3264-3267
自修复材料的主要成分蛇纹石在常压下进行差热分析(DTA)、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发现当温度达到500℃时,蛇纹石八面体中的羟基开始脱水,并形成镁橄榄石新相,随温度的逐渐升高,蛇纹石的结构逐渐破坏,镁橄榄石结晶度提高,出现顽火辉石新相.在高温高压下,蛇纹石的脱水温度随压力的升高逐渐降低,而且蛇纹石高温高压下的转变产物也与常压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对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常压等离子体渗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原理,在自行研制的设备上进行了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渗氮。研究表明,在等离子环境中,试样表面能迅速获得很深的渗层和白亮层,而电场外试样几乎无渗层。说明电场内气体电离率高,活性粒子浓度高。整个工艺过程操作简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化学复合镀(Ni-W-P)-Si3N4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制备了(Ni—W—P)—Si3N4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对镀层成分和沉积速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镀层表面相结构,并对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i3N4纳米颗粒的加入影响了镀层的沉积速率,提高了沉积层的耐磨性;(Ni—W—P)—Si3N4复合沉积层仍具有与Ni—W—P沉积层相近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7.
超细羟基硅酸镁粉体在磨损后钢表面的自修复特性(英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超细羟基硅酸镁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磨损后摩擦副表面的自修复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2种润滑油润滑下磨损后的45#钢环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显示:经50h纯润滑油润滑后在45#钢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划痕,而之后经50h含添加剂润滑油润滑后这些划痕被自修复膜所覆盖。这层自修复膜主要由Fe,O,Si,C和Mg构成,这表明粉体添加剂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可以向磨损的金属表面发生转移。自修复膜的形成原理是这些粉体可以吸附到钢的磨损后新鲜表面,之后在接触表面的剪切应力下铺展于磨损后金属表面。这层自修复薄膜可以明显提高金属摩擦副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8.
某GCr15钢旋片式助力泵泵体内环面在安装使用后短期内出现较多的断续磨痕,发生磨损失效;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泵体的磨损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助力泵叶片在装配工序中装配精度不足,直接影响到叶片与泵体的配合精度,使叶片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与泵体表面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产生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9.
在原子力显微镜上对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制备的Ni、Ti纳米金属薄膜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薄膜表面的分形特征,并且对金属薄膜的纳米摩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载荷和表面力对金属薄膜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薄膜晶粒细小,表面平整,而Ni薄膜表面粗糙。Ni、Ti沉积薄膜表面具有显著分形特征,各向同性。Ni、Ti纳米薄膜的摩擦力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都存在一个临界载荷值,超过这个值,摩擦力急剧增加。将分形理论和接触力学JKR模型结合,对纳米金属薄膜摩擦的临界载荷进行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物理气相沉积TiN薄膜疲劳磨损形貌的AFM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高速钢表面沉积TiN薄膜,研究了TiN薄膜的疲劳磨损过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分析了表面疲劳点蚀的形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较厚TiN薄膜具有较低的疲劳磨损寿命,而较薄的TiN膜层具有较高的疲劳磨损寿命。在试验的初始阶段,磨损轨迹上都出现大量显微凹坑,AFM观测分析可知显微凹坑起源于薄膜表面,呈菱形状。随试验的进行,较薄的TiN薄膜出现典型的疲劳麻坑,而较厚的TiN薄膜在薄膜与基体的界面处形成疲劳裂纹,并出现严重的剥层和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