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研究不同浓度PRIOLUBE2044三羟甲基丙烷单酸酯、P51NR氯化石蜡、BASEL66硫氯化脂肪、RC2540二烃基五硫化物对乳化切削液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类添加剂效果不明显;氯化石蜡和硫氯化脂肪有一定改善作用;活性硫化物对提高乳化切削液的极压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转变观念是润滑技术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国内润滑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近20年来润滑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先进单位合理用油取得的效益和经验,提出用油现代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干摩擦、水润滑、锂基脂润滑和锂基脂+MoS2润滑不同条件下,利用MPX-200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HIP-Si3N4/GCr15摩擦副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磨损速率的表现,Si3N4为水润滑>干摩擦>锂基脂润滑>锂基脂+MoS2润滑;GCr15为干摩擦>水润滑>锂基脂润滑>锂基脂+MoS2润滑。在锂基脂+MoS2润滑条件下,HIP-Si3N4/GCr15摩擦副摩擦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试论切削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金属切削的工艺过程。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和润滑,其效果反映在刀具的使用寿命上。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刀具的表面温度。水基切削液以其导热系数大、成本低,得到长足发展。由于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水基切削液的使用费由原来占生产费1%上升到12%~17%,水基切削液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根据国内外的实验研究,切削油中加入极压剂,切削表面的摩擦下降60%~80%;加氢基础油黏度低、闪点高、蒸发损失少,为油基切削液低粘化创造了必要条件。油基切削液的研究和发展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矫直辊表面激光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激光工艺参数对9SiCr钢矫直辊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探讨各加工参数对硬化层深度和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季戊四醇酯和菜籽油为基础油,以硫烯(T321)为添加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实验了润滑剂的摩擦学特性实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磨痕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油膜成分,结果表明季戊四醇酯对硫烯(T321)的感受性比菜籽油好,且在季戊四醇酯的油膜中硫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菜籽油。在小剂量添加时,季戊四醇酯润滑性能好;大添加量时,则是菜籽油润滑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以季戊四醇酯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硫烯(T321)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痕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油膜成分。结果表明硫烯(T321)能显著提高季戊四醇酯的抗烧结负荷值(PD);在质量分数为2%时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减摩能力和较高的无卡咬负荷值(PB)。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齿面微观接触以及流体膜承载能力和边界膜承载能力相互关系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膜形成速度与磨损速度的平衡关系入手,建立了齿面化学反应膜对齿面润滑状态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模型。结果表明:合适的化学反应膜,使表面形貌向着有利于润滑方向发展,使边界润滑向弹性流体润滑状态转变,从而提高齿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效磷系极压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磷系极压抗磨剂,试验结果表明,含磷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其PB、PD值有较大提高,已超过硫化异丁烯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断裂韧性的两端截尾分布概率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两端截尾分布理论及应力- 强度干涉模型建立了断裂韧性的概率设计方法,消除了目前使用的、利用理论分布进行断裂韧性计算时可靠度永远小于1 的情况,使可靠度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