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机械仪表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自调节功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双电机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由于电机的特性,在不需要转向角信号的条件下,由于驱动轮转速的不同,使驱动电机的电流不同,从而引起驱动轮的不同滑转率.提出在低速时通过滑转率的不同而进行调节,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高速时由于工作在限流状态,驱动转矩基本相同,实现了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由于控制器有限流作用,限制了单电机的输出转矩,使单电机不足以驱动整车,双电机的共同驱动,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3.
在取消离合器和同步器的纯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中,PMSM作为纯电动汽车驱动源在电动汽车的变速过程中起着断开动力和主动同步的作用.在PMSM控制系统中,通过内模控制算法对电流环PI控制参数进行了整定,在传统的转速环PID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搭建了PMSM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内模PI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使PMSM控制系统获得更好的调速性能和转矩输出性能,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用相对目标转速表示驱动轮的实际转速,把转向问题转换为直行问题的直行化转换,并引入了转速修正系数,以相对目标滑转率作为控制参数,在相对目标滑转率6>0.5%时,采用调压式电子差速模式,在相对目标滑转率6≤0.5%时,依据电机的特性及双电机独立驱动的特点,采用自适应调节的电子差速模式,实现电子差速功能,保证了双前轮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刘宗锋 《微电机》2007,40(10):31-33
为了适应电动汽车的要求,在现有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基础上,把一个圈边分为多个圈边,并对同层的并列圈边进行不同方式的串、并联组合,实现多额定转速和低速增大转矩的功能,并在双工作电压下工作,实现了小电流、低转速、大扭矩的功能;也可实现高电压、小电流、高转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车辆安全稳定换道,以换道时的侧向加速度为研究对象,分析车辆在换道过程中侧向加速度与车速及路面状况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车辆换道试验及侧向加速度的常规取值,然后从运动学角度,根据换道轨迹的推导以及约束,给出侧向加速度随速度的变化规律,最后采用ADAMS/Car建立车辆虚拟样机模型,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仿真分析,获取不同车速下的最大侧向加速度,并与理论分析结果、常规取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汽车换道时的侧向加速度随速度以及附着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可为智能车辆自动换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立式飞轮电池为研究对象,应用集中质量法将其离散化为弹性轴承-偏置转子模型,建立起具有陀螺效应、弹性轴承、内部阻尼和刚度以及PID控制下的八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法推导了转子-轴承系统涡动微分方程。根据微分方程计算特征方程的特征值,利用最大特征值法判断系统随角速度变化的稳定性。借助MATLAB通过时域波形图、相图、Poincare图、幅频特性图研究转子在不同角速度下的振动特性,进一步验证了最大特征值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提高电动轮汽车的续驶里程,综合考虑轮毂电机输出特性、电池SOC及制动强度对再生制动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模糊逻辑控制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根据制动强度对理想制动力曲线、ECE法规线进行计算,合理分配前、后轮电机制动力和制动器制动力的基础上,将由MATLAB/Simulink搭建的模糊逻辑控制的制动力分配模型嵌入到ADVISOR搭建的整车模型中,并在CYC_UDDS工况下,与ADVISOR自带查表法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 表明,所提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相对查表法控制策略使电动轮汽车的行驶时间增加了12.2%,滞后38s出现速度差,且速度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