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软硬”件两个角度对综放工作面顶煤采出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或可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 ,并结合以往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 ,就这类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震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施工图审查中存在的大量共性问题,就结构抗震设计与审查中的概念设计、结构体型控制、轴压比限值与短柱判定、混凝土板厚与配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投资中的损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投资、震害矩阵及灾害损失的计算方法,同时讨论了不同抗震设防投资方案的评价原则,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地震作用下抗滑桩或支护桩之间挡土构件的土压力计算是工程技术人员面对的难题之一。根据一系列试验现象归纳出的桩间土体滑塌面特点,建立了桩间挡土构件后侧土体局部失稳的三维滑动楔形体模型。通过计算三维失稳机构的内部能量耗损率和外荷载功率,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能够考虑地震作用的桩间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解析计算方法。将桩间挡土构件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等尺寸刚性挡墙土压力对比发现,基于三维楔形体模型得到的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小于采用平面应变模型的挡墙主动土压力。通过分析多个水平和竖直地震加速度组合对应的桩间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发现,水平地震加速度与竖直地震加速度对桩间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均有明显影响,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得到的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大于单独考虑水平或竖直地震作用时的挡土构件主动土压力。  相似文献   
6.
首次提出了对河漫滩上抛掷回填松散砂卵石地基采用重锤夯实法进行加固,介绍了加固的原理及工程实例,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现场试验论证了它为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方案,为今后在松散砂卵石地基中应用这一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调查资料,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未来震害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论证工作中,需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评价,选优。南腊河电站的装机容量,应用模糊优化理论,并在对指标权重和不等权的基础上,得到备选方案的隶属度,然后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得出满意的装机容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QSn10-0.3锡磷青铜带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磁搅拌、水平连铸、冷中精轧及多次中间退火,生产QSn10-0.3锡磷青铜带材.其超特硬态抗拉强度可达1 000-1 200 MPa,延伸率2.5%左右,可以满足部分用户对高强度高弹性带材的要求,也可以部分替代铍青铜带材.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冷加工性良好,焊接性能优良,主要用于制作高强度超弹性耐疲劳零部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工厂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