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7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针对国内高铁客站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关注了室内热湿环境状况、影响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渗透风及室内末端方式等因素。从车站室内热湿环境状况来看,仍需结合高铁客站人员活动特点进一步研究适宜的热舒适需求参数;从渗透风影响情况来看,仍需对高铁客站的渗透风量与人员需求新风量之间的关系及调控方法等进行研究;从室内末端方式来看,喷口送风方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借助辐射末端等改善高大空间的室内冬夏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2.
渗透风是影响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供暖能耗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高大空间建筑渗透风的实际影响及作用规律尚未得到系统阐释。对不同类型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冬季渗透风量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现状;理论分析了渗透风负荷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占比,结果表明渗透风负荷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占比可高达66%~85%,显著高于普通办公和住宅等建筑。在此基础上,对高大空间渗透风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研究需求进行了展望,以期从设计、运行和管理等角度为降低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影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重要的电力终端用户,碳中和目标下将实现电力生产、消费、调蓄“三位一体”功能;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电动化是交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有望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中可利用的重要调蓄资源。建筑与电动车是重要的电力终端用户且有高度同步使用特征,二者协同起来可实现优势互补,由此能与电网实现良好互动。如何实现车-建筑-电网(VBG)之间的友好互动,如何充分发挥建筑、车作为电力系统灵活负载的资源潜力,如何有效调节、调度建筑、车与电力系统实现能量交互,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需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车-建筑-电网之间的协同互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关注空调系统负荷组成及各部分的占比情况。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人员数量选取等指标是影响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负荷的重要因素。实际航站楼供冷/热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冬季渗透风是影响热量消耗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机场航站楼内的人员活动规律、高大空间渗透风变化及空调系统末端方式等方面对航站楼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合理设计航站楼供暖空调系统、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组织渗风是影响航站楼等高大空间建筑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此类大空间建筑渗透风的测试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给出风速测试法、CO_2浓度法、含湿量法与热量平衡法来测试计算渗透风量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法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风速v、室内外CO_2浓度差ΔC、含湿量差Δd、温差Δt等是影响各方法误差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以4种方法为指导,对某航站楼值机大厅的过渡季渗透风量进行了测试计算分析,为分析此类建筑的渗透风影响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张涛  刘晓华  刘效辰  李浩  陈琪 《暖通空调》2023,(10):54-61+31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既包含电源结构调整为以新能源为主体,更需要解决灵活调节、供需匹配等方面的难题,需要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种储能作为支撑。建筑等用户侧的蓄冷是用户侧重要的蓄能手段,在传统空调系统中多根据峰谷电价、建筑空调负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运行。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下,建筑侧蓄冷有何新的要求?面向新型电力系统中用户侧储能、协助电力系统供需匹配调节的新需求,建筑侧蓄冷应如何进行设计、运行?用户侧蓄冷与蓄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何?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及建筑等用户侧蓄冷方式的合理设计、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晓华  张涛  刘效辰 《暖通空调》2023,(1):1-10+124
建筑领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部门,未来零碳能源系统中建筑有望成为集能源生产、消费、调蓄“三位一体”的能源复合体。如何科学地描述建筑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基本特征,建筑的复合功能特征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零碳能源系统的发展要求,建筑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具有的复合功能作用,是建筑层面面向未来碳中和目标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建筑的复合功能需求出发,初步提出了建筑作为能源生产者、消费者、调蓄者的基本刻画方法,并从建筑具有的“源、储、网、荷”基本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认识建筑在未来零碳能源系统中的作用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