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聚氨酯防水涂料低温弯折性项目测试大多不合格的现状,分析认为应用地域、产品成本和配方工艺是主要原因,并从标准的修制定、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客观反映和对比木塑复合材料(WPC)产品热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测试温度、样品质量和样品形状列聚乙烯(PE)基WPC产品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WPC试样的氧化诱导时间随着测试温度的上升或样品质量的增加均会明显下降。在相同测试条件下,WPC片状试样的氧化诱导时间要大于粉状试样,但是采用粉状试样得到的氧化诱导时间数据的重复性、代表性以及精确度都要优于片状试样。  相似文献   
3.
铅笔硬度测试法是测量涂层硬度的常用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等优点,但手动铅笔硬度计在测试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使得测试结果重复性差。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动铅笔硬度计,以汽车漆喷漆试板为试样,分别用电动铅笔硬度计与手动铅笔硬度计进行测试,对比了 2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并考察了影响硬度测试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电动铅笔硬度计在保证测试过程匀速、力恒定等方面,具有手动铅笔硬度计无法比拟的优势,灵敏度更高,所测结果准确性、重复性更好,且自动化测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聚合物串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中主要有熔融挤出流延法、熔融纺丝法和溶液结晶法等。讨论了聚合物串晶结构形成和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各向同性熔体的分子链会发生折叠而形成球晶,而取向熔体的分子链会被拉伸伸直而形成串晶。串晶结构(shish-kebab)形成过程中,由伸直链晶体组成的部分(shish)和由折叠链晶体组成的部分(kebab)是同时形成的。最后对串晶结构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酸化蓖麻油(MACO)为主要原料,利用无机矿物碳酸钙(CaCO3)粒子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环境友好的CaCO3/MACO复合材料及其泡沫塑料,研究了CaCO3对MACO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aCO3含量及其与MACO基体聚合物间的界面黏结是影响复合材料强度的关键因素.随CaCO3含量增加,CaCO3/MACO复合材料的刚性增加,当CaCO3添加量为60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达到最优,分别为26.7 MPa 和46.2 MPa,基本达到部分通用塑料的水平.动态力学和热稳定性分析证明:CaCO3作为增强填料可有效提高蓖麻油基塑料的储存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这些行为归于MACO树脂中的羧基和羰基官能团能与CaCO3发生氢键和配位键合作用,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CaCO3也能增强CaCO3/MACO复合泡沫塑料,当泡沫塑料密度为0.24 g/cm3时,加入20wt%的 CaCO3,其压缩强度和模量比纯泡沫塑料的分别提高142.0%和211.5%.添加矿物填料可降低材料中石油基原料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增加复合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硬聚氯乙烯(PVC)管材的加工温度(Tp),研究了制样效果,干扰峰,不同取样位置对Tp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与样品盘越充分接触,得到的DSC曲线呈现的Tp峰越好;管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润滑剂聚乙烯(PE)蜡,DSC曲线会在130℃左右出现干扰峰;管壁中心部位的Tp低于管壁内外表面的Tp。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体积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GC-MS)模拟液晶聚合物(LCP)的加工温度条件,研究在此条件下LCP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LCP有17种主要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醛类物质、烃类物质、芳香环类物质、杂环物质。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无溶剂污染,高灵敏度,高富集信息。通过本方法,液晶聚合物各主要挥发性组分通过GC-MS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和鉴定,可用于监测产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热分析技术在涂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阐述了热分析技术在涂料成分和含量分析、固化、老化、热稳定性、热降解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热分析技术在涂料分析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生物基含量的定义,综述了14C含量的3种测定方法,包括加速器质谱法(AMS)、液体闪烁计数器法(LSC)、β电离法(BI),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LSC更利于实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