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2篇
水利工程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仿天然岩体裂隙渗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人工粗糙面缝隙模拟天然岩体裂隙进行物理模型实验,对天然岩体裂隙渗流机理及其规律做了初步探讨。在总结洛米捷及路易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计算模式,使得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的试验研究速宝玉詹美礼王媛(河海大学水电系,南京,210098)1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及问题的提出自人们认识到裂隙在岩体中的重要性以来,作为基础性的单裂隙面渗流、力学及其耦合特性首先成为人们理论和试验研究的重点。在单裂隙面的渗流...  相似文献   
3.
基于应变的脆性岩石破坏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类材料的破坏具有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2种类型。岩石发生破坏的机理是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一般而言,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拉或剪破坏,在破坏发展过程中,哪一种破坏类型取得优势地位,岩石最终便以那种形式破坏。最大拉应变准则能够解决岩石拉破坏问题,但不能解释破裂角的存在。岩石为各向异性体,应变主轴不同于加载轴,因此,不能用加载轴上的应变来描述岩石的强度。考虑3个方向拉应变的应变强度准则能够描述岩石的强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破裂角的变化。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证实了这一结论。并且随中间主应力的升高,应变破坏准则的变化与岩石抗压强度、最大拉应变准则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级堆排尾矿浆体沉积柱一维沉积固结实验,近似模拟一级尾矿子坝内堆排尾矿的沉积固结过程,针对不同排水控制条件下实验尾矿的沉积固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多级堆排尾矿的沉积固结规律。结果表明:尾矿浆体的沉积固结过程明显分为沉积和固结二个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前期消散迅速,后期消散缓慢;排水实验每日平均渗透系数前期逐日下降,后期小幅上升;不同排水控制条件下,固结完成尾矿的干密度及相对密实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在排水实验各深度处均大于不排水实验。  相似文献   
5.
非稳定渗流用截止负压法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稳定渗流截止负压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将其推广应用到三维非稳定渗流分析中,建立了与之相应的非稳定渗流求解方法。实际工程算题表明,该方法具有理论严谨、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是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分析中的有效方法。至于截止负压法对于非饱和渗流分析的适应性,尚有待于作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最大负压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平原水库蓄水易产生水库浸没,危害周围农作物和建筑物,需确定平原水库地下水临界埋深。对于农作物,水库浸没导致农作物发生渍害和次生盐渍化,利用作物根系层厚度计算防止农作物发生渍害的临界埋深;引入矿化度级差计算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临界埋深,选取两者最大值作为农作物浸没临界埋深。对于建筑物,引入弹塑体结构计算模型,根据承载力与地基应力的关系计算承载力影响下的临界埋深,根据应力分层总和法确定受附加应力影响的临界埋深,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大小,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建筑物浸没临界埋深。通过提出地下水临界埋深评价方法为减轻浸没危害、预测库区可能发生浸没的地区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前对不同细颗粒含量条件下土体潜蚀过程中土体内部的颗粒运移行为及渗漏通道的形成过程等细观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潜蚀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5组不同初始细颗粒含量土体的潜蚀试验,并探讨了透明土与实际土试验结果的相似性问题。结果表明,细颗粒含量较大时,颗粒移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渗漏通道的形成先出现在下游出口,然后逐渐向其上游侧扩展,最终上下游完全贯通;细颗粒含量较少时,颗粒移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渗漏通道;当配制的透明土熔融石英砂颗粒的粒径为天然土颗粒粒径的4倍时,两者的渗透性比较接近,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实际工程中,应重视初始细颗粒含量较高的内部不稳定土体,此类土体一旦发生潜蚀,更容易诱发不均匀变形,威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8.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渗控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渗流分析模型和排水孔模拟新方法,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渗控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上库区土工膜覆盖面的大小对上库的渗漏量、F1断层及其影响带保护有较大影响;地下洞室区的地下水位主要受其自身的渗控系统控制,设计方案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较大,减少农业用水量对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灌溉工程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舍理现象,我们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水价的作用。转变人们传统的灌溉意识,适当地调整水价和水价结构,推广节水技术,逐步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灌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揭示深厚覆盖层地基渗透破坏过程以及整个过程中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利用大土柱地基渗透破坏试验装置,用管涌型地基土模拟深厚覆盖层地基,开展不同上覆压力(0.0、0.3、0.5、0.7 MPa)作用下土样的渗透破坏机理试验研究,讨论试验过程中渗流场、渗透坡降、土体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破坏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渗透破坏前的稳定渗流阶段、渗透破坏发生阶段、渗透破坏后阶段。破坏过程伴随着颗粒的"运移—堵塞—带走"反复、循环的过程,且各阶段对应的临界坡降和破坏坡降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呈增大的趋势,渗透系数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当同一上覆压力作用时,渗透系数随着渗透破坏前、渗透破坏发生、渗透破坏后过程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