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荷载过程视为随机过程 ,考虑既有混凝土梁的抗力劣化过程 ,采用时变的可靠性计算式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础上 ,对一座无设计依据的混凝土梁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既有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照经典的单向碳化深度计算模式的推导过程,推出角区混凝土最大碳化深度的计算公式,在分析影响混凝土碳化因素的基础上,建议了碳化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并依据实测数据建立了一般边碳化深度值的随机过程模型,依类比法建立了角区最大碳化深度值的随机过程,为预测提供了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拉索的参数振动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斜拉桥拉索发生大幅参数振动的条件,以及在振动过程中拉索的振幅和张力波动的特点,本文利用作者建立的几何非线性结构非一致激励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斜拉索的参数振动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桥面的面内激励易使斜拉索的振动包含面外对称振型,从而出现组合振动现象;而桥面的面外激励只激起面外对称振动,不易引起斜拉索的面内振动;增加斜拉索的阻尼可抑制其振幅,缩小其发生大幅振动的频率范围,但其张力波幅却相应增加。所得结果与以往研究者的解析结果及实验观测现象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PPC异形曲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6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分岔斜弯异形曲板模型静载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模型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的主要特征,给出了无粘结筋应力增量与截面相对受压高度、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截面曲率等的试验关系,揭示了影响无粘结筋应力增长的重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并拟合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异形曲板试验模型中无粘结筋应力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无粘结筋应力增长方程,可对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长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这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析研究途径;采用两种方法建立了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用于桥梁工程中的无粘结PPC异形曲板桥,也可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无粘结PPC异形曲板结构。  相似文献   
5.
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板加固既有混凝土梁技术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课题,通过6根粘贴玻璃钢板混凝土梁的动静载试验研究指出,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能使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平均提高30%~40%,极限承载能力提高30%以上,而混凝土梁的刚度只提高13%~15%,所以,补强混凝土梁的疲劳承载能力不会和静载承载能力一样得到同步提高.玻璃钢板能较好地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玻璃钢板的应变与钢筋应变满足准平面假定.  相似文献   
6.
既有铁路混凝土梁疲劳与承载力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列车荷载视为随机过程,考虑既有铁路混凝土梁的抗力劣化,采用时变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对川黔线一座铁路混凝土梁剩余使用期内承载力失效概率进行了计算.顾及到铁路混凝土梁的钢筋疲劳,对该梁随时间变化的疲劳可靠性指标进行了计算.综合这两种失效模式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对该梁的体系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预测了该梁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而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桥梁的优化等耐久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结构截面耐久性不等,是设计中不合理现象.本文以常遇大气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为分析对象,从截面内钢筋脱钝时间相等入手,提出了混凝土桥梁等耐久性设计原则和方法;依据年均投资额的比较,提出了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优化设计方法;算例说明:优化等耐久性设计可较大程度地延长桥梁结构耐久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加载前部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内部应力状况和疲劳荷载对其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初始应力状态和等效预应力的概念,统一地解决了静力和疲劳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份预应力混凝上梁的应力分析和挠度计算问题,指出了梁中的真实应力状况和梁的使用性能和疲劳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6片梁的静力和疲劳试验,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