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南京市象山北侧滑坡现场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其形成条件及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边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分析其原因是边坡表层的粉质黏土(下蜀土)遇水膨胀,使滑坡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失稳。通过对该边坡进行锚杆加固处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稳定系数增加,位移明显减小,边坡稳定性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SLIDE和FLAC这2款软件在分析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时的差异,利用这2款软件对福建省关公凹水电站某开挖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求解安全系数。模拟过程中发现,SLIDE软件需要预先设定滑动面的形态和滑动面圆心的范围,滑动面形态和滑动面圆心范围设置的不同将会导致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SLIDE软件求解安全系数时受主观性影响大,导致误差增大。通过计算发现,运用SLIDE软件进行计算时,设置集中搜索框与否对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影响很小。与SLIDE软件不同,FLAC考虑了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能通过模仿材料性能找到破坏面,无需人为设置破坏面,得到的滑动面比SLIDE软件中假定的圆弧滑动面更加合理,强度折减法得到的安全系数更加准确。所得结论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对使用这2款软件的业内人士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剪切方式中,含水率对下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选取下蜀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组原状土样的快剪、慢剪和反复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蜀土试样含水率在19%~28.2%之间变化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的抗剪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剪切方式中影响规律不同。快剪试验中,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大,当含水率增加到23.5%附近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急剧下降;慢剪和反复直剪试验中含水率对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快剪和反复直剪试验中,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受黏聚力控制;慢剪试验中,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受内摩擦角控制。快剪、慢剪和反复直剪分别模拟下蜀土滑坡中的快速滑动、缓慢滑动和古滑坡的再次滑动,试验结论可为不同类型下蜀土滑坡的防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文以南京察哈尔路西北侧山体滑坡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暴雨工况下,该处边坡的坡脚会因软化受剪而发生牵引式滑坡,位移最大为43cm。根据该边坡的破坏模式,提出了锚杆加固和抗滑桩加固两种主要的加固方式,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结合治理效果以及工程成本,证明锚杆满足工程稳定的要求的同时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6.
喻永祥  闵望  宋京雷  郝社锋  蒋波  刘瑾  卜凡 《矿产勘查》2021,12(6):1448-1454
土体开裂一直是地质工程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水分的蒸发将导致黏性土表面及内部产生干燥,进而收缩、开裂,发育成纵横交错的裂隙,使地面及其上建筑物产生破坏。本文针对黏性土干缩开裂的问题,通过添加剑麻纤维制备得到纤维复合黏性土,并开展一系列干湿循环试验。试验以添加不同剑麻纤维含量(Cf=0、0.1%、0.3%、0.6%)作为变量,共制备4组试样,且每组均含3份对照试样。将试样置于20℃的恒温养护箱中进行干燥,实时记录其裂隙发育过程,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土体表层裂隙网络的几何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究纤维对黏性土裂隙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黏性土中所添加剑麻纤维含量的不断增加,其表面产生裂隙的长度、宽度及被裂隙所分割的土体区块面积均不断地减小。(2)通过对黏性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可知,试样中剑麻纤维含量越高,每一次干湿循环后其表面裂隙"愈合"效果越好,同时整体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颗粒流方法,采用双轴模拟试验对下蜀土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并利用细观参数对位于南京市挹江门街道旅游学校西侧山体的下蜀土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滑坡变形破坏及滑动全过程。结果表明,滑坡最先在剪出口处发生变形,随后坡顶出现拉张裂隙并持续扩张,最终形成圆弧形滑面,为小型高速牵引式滑坡,滑坡土体停止滑动并最终在坡脚附近发生堆积。滑坡模型模拟的最终形态与实际滑坡形态相似,模拟滑距与实际滑距基本一致,结果较为可靠,可以对宁镇地区下蜀土滑坡破坏过程分析、划分致灾范围及工程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无锡市阳山北侧废弃采石宕口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对常见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即路基手册法、隧道手册法和杨其新法,进行比选,并结合计算结果进行防护工程设计。通过对3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路基手册法中参数容易确定,计算结果相对可靠;隧道手册法中缓冲土层设计厚度不可直接用于计算,当缓冲土层厚度大于0.3 m时,计算所得冲击历时过长,与实际情况不符;杨其新法计算结果与路基手册法接近,结算结果稍微偏小。考虑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荐路基规范法进行冲击力计算,采用缓冲土层加拦石墙的组合形式进行崩塌落石地质灾害治理。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南京鼓楼区宝燕南路西侧山体边坡为例,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了该边坡在自重、暴雨和地震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在FLAC3D渗流模块的基础上通过非饱和渗流理论对暴雨工况下边坡的渗流场和坡面位移变化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导致坡面基质吸力消失,抗剪强度大幅降低,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分析的结果设计了锚杆加固方案,加固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面位移显著降低,边坡在各工况下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添加不同浓度有机聚合物的复合黏性土开展室内干湿循环蒸发试验,通过记录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含水率变化以及获取裂隙发育特征图片,以研究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干湿循环次数对黏性土内部的水分变化以及干缩开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黏土干燥失水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土体内部水分散失主要发生在常速率蒸发阶段,由于聚合物与水反应所形成的弹性黏膜会堵塞土体内部的"疏水通道",因此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土体的保水性逐渐提升,常速率蒸发阶段的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2)干湿循环作用会改变裂隙发育的形态,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裂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随着聚合物浓度的提高,土颗粒被弹性粘膜包裹与胶结,试样表面裂隙形态变化较小,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