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34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56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分析了威布尔分布中各参数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确定参数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为最小”准则,同时,介绍了参数择优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留设保护煤柱的临界面标高投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斜向移动角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煤柱留设的临界面标高投影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留设保护煤柱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地表下沉预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悬顶距S0内的煤层开采厚度近似为幂函数,给出了地表下沉的预计公式.这种改进的预计方法,提高了预计精度.通过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幂指数或形态参数P是悬顶距与主要影响半径比值S0/r的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6.
7.
开采沉陷控制分析系统由前处理子系统,计算子系统和后处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利用它能够计算全采,条采岩层部任意点的移动变形,可以进行边坡及隧洞的稳定性分析,并可绘制出各种类型的图件。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对策对开采沉陷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条带开采源于房柱采矿法,首先在英国、美国、南非、波兰、独联体得到广泛应用,之后,澳大利亚、印度、德国等也相继采用。自1967年以来,我国在抚顺、阜新、蛟河、峰峰、鹤壁、朝川、平顶山等地进行了20多个条带开采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条带开采法是建筑物下采煤的开采措施之一,其设计方法以及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均不同于长壁开采。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条带开采设计方法、岩层移动的机理、地表沉陷预计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条带开采今后应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 条带开采尺寸设计 进行条带开采尺寸设计,就是要合理地确定采出条带和保留条带的宽度。首先估算煤体的强度,然后计算煤柱上将产生的应力或荷载,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