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7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由于开关站传统接线模式难以适应城市重要地区的可靠性需求,文中介绍了3种满足"N-2"安全准则的新型开关站接线模式,以及它们在各种状态下的运行方式、开关站供电能力和线型选择的匹配关系、保护配置方案等。然后利用单位负荷最小年费用法对开关站的各种接线模式进行了经济性指标比较。为了精确量化新型接线模式的可靠性优势,提出一种考虑高阶失效事件并计及负荷转移耗时的算法,并应用于可靠性分析。对各模式的负荷转移能力、出线间隔利用率也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3种新型接线模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储能系统作为一种可调度的能源,可实现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的平滑输出。通过分析风光联合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特性,提出采用平抑指标和平滑效果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滑动平均法和最小二乘法滤波效果,用于确定蓄电池储能配置的参考输出功率。在获得平滑后的功率曲线后,根据提出的曲线局部平滑指标和总体平滑指标,综合考虑蓄电池投资成本和平滑效果优化配置储能容量。最后,采用某地区实际的风光资源历史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单环网结构无法满足城市重点地区供电可靠性要求,同时双环网结构在旧城区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基于环间联络和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设计方案。环间联络表示在2回电缆环网之间增设1路备用联络线的网架优化方案。通过概率分布建模和计算,研究了环间联络线对负荷转移能力的影响。考虑联络线效用、重要负荷保障、投资建设成本3个因素,讨论了联络线落点位置的选择原则。为充分发挥环间联络结构的负荷转移能力优势,并降低故障处理时长,提出集中式和分布式协调配合的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包括详细动作逻辑。最后,基于样本停电数据的可靠性分析结果验证了本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比较了网架结构优化和配电自动化各自的应用效果和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前提下,讨论了电力用户管理在无功功率管理、谐波治理、变压器经济运行、电力计量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行方式等方面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方法;指出智能电网的推广对于降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城市重要地区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开关站双链作为一种结构可靠、运行灵活的新型接线模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有必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为采用双链接线模式的开关站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负荷用电有效度计算方法,通过综合考虑高阶失效事件与负荷转移耗时来计算负荷用电有效度,进而计算供电可靠性指标,实现对新型接线模式可靠性的有效评估.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对计算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电应急管理是城市公共事业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浦东地区在供电应急管理方面探索和实践了多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本文介绍了浦东地区供电应急管理在预防、准备、响应、恢复阶段的特色,阐述了其在应急管理相关技术方面做出的创新,包括接线模式优化、故障抢修管理系统深化应用、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为城市电网应急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作者对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试验装置进行了介绍,对变压器散热器进行了移位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周圣栋  解蕾  宋若晨  陈浩 《中国电力》2019,52(5):142-147
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建设进程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整个变电站精细真实的数字信息模型。按施工管控步骤分解,实现模型按照工程甘特图进度建造增长。建立二维码扫码与模型的对应机制,落实数字化模型与建造过程中各真实节点的关联。同时,通过搭建相应的管控平台和开发App功能模块,实现对电网输变电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采用BIM技术对项目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加强物料成本信息的管控,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