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垃圾衍生燃料(RDF)耦合燃煤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混合燃料1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34.06 mg/m~3,纯烧霍林河褐煤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73.81 mg/m~3,说明掺入RDF可以明显降低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燃烧混合燃料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随着RDF掺烧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燃烧混合燃料3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达到350 mg/m~3;燃烧混合燃料1时N_2O排放质量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燃烧混合燃料1和混合燃料2时二英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火电燃煤机组烟气NO_x排放,介绍了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简称CFB)锅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NCR)脱硝系统原理和方法,对该技术在CFB锅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以国产330 MW CFB锅炉的SNCR脱硝法为例,分析了该脱硝法的工艺特点,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脱硝效率偏低、氨水耗量大、氨逃逸浓度高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变喷枪布置位置、锅炉低氮燃烧优化、喷枪雾化效果优化等对策。工程应用表明,CFB锅炉SNCR脱硝技术成熟,脱硝效率完全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竹节纱工艺XML文档生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了解决Zinser351型细纱机无法读取竹节纱Excel工艺单,且手动输入参数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Visual Basic 6.0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一种竹节纱工艺快速生成软件。该软件能够将竹节纱Excel工艺单中的工艺参数转换到细纱机能够读取的XML文档中,并通过细纱机上的U盘接口完成竹节纱工艺参数的快速设置。认为:该软件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功能,实现了Zinser351型细纱机竹节纱工艺快速设置。  相似文献   
4.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过程中,石灰石粒径对脱硫效率有重要影响。对5组不同粒径石灰石在西安热工研究院(TPRI)1 MWth 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脱硫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粒径的增大,脱硫效率下降。建议实际工程应用中,石灰石粒径控制在0~2 mm。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同一批原棉经过不同时间加湿后回潮率的变化情况及在不同的回潮率下原棉的马克隆值波动情况,总结了原棉在不同回潮率下马克隆值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自脱硫效应对于石灰石脱硫计算参数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台对2个煤种进行了自脱硫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煤种自脱硫效率分别为73.5%和57.3%,其差异主要与煤的可燃硫含量、煤中CaO等金属氧化物含量及锅炉运行参数有关;根据SO2排放值修正的燃料硫分计算钙硫摩尔比是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值的3.78倍;随着石灰石添加量的增加,脱硫效率偏差由20.06%逐渐减小至10.65%;根据SO2排放值修正燃料硫分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正值,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负值,其偏差原因在于后者将入炉煤自脱硫的固硫反应放热量计入了石灰石脱硫反应放热量中;CFB锅炉由于燃煤自脱硫效应的影响,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脱硫热损失会出现较大的计算误差,而按照SO2实际排放值计算脱硫热损失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