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C-MS分析金钗石斛花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金钗石斛花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63种和24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0.49%和54.92%。其中,SPME法提出的挥发性成分质量分数较高的有柠檬烯(25.87%)、四氢柠檬醛(11.1%)、松油烯(8.7%)、2-呋喃甲醛(6.51%)、甲酸己酯(2.12%)等;SD法提出的挥发性成分质量分数较高的有亚油酸(36.92%)、庚烷(7.69%)、肉豆蔻酸(3.51%)、亚油酸甲酯(2.12%)等。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微胶囊化技术对牡丹籽油储藏稳定性和货架期的影响,采用Avrami’s公式分析牡丹籽油微胶囊的油保留率,考察牡丹籽油微胶囊在储藏期间的释放动力学;通过监测过氧化值(POV)的变化,对牡丹籽油微胶囊进行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胶囊的释放反应介于扩散限制动力学和一级释放动力学之间;经过微胶囊化,牡丹籽油的POV上升速率降低,25℃储藏条件下货架期显著延长,45℃储藏条件下仍然可保持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可有效降低牡丹籽油的氧化速度,提高牡丹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同规格茶多酚成品中非多酚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方法采用了105℃烘箱法、高温灼烧法、凯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来测定不同纯度茶多酚成品中上述非多酚成分的含量。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不同纯度茶多酚成品中之间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茶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游离氨基酸、γ-氨基丁酸、茶氨酸、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结论本研究说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过程对茶多酚成品中各非多酚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影响存在差异,并探明了其具体组成,为日后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归纳了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其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生物活性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为壁材,牡丹籽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复合壁材阿拉伯胶与β-环糊精质量比1∶2、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2、乳化液总固形物含量20%;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牡丹籽油微胶囊产品颗粒圆整、大小分布均匀、囊壁表面平整光滑,包埋率可达86.32%;牡丹籽油微胶囊在常规的热加工处理过程中结构仍然完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牡丹籽油微胶囊化对牡丹籽油的主要功能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取金钗石斛粗多糖脱色率和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采用5种大孔树脂AB-8、LSA700、LSD762、D101和D900对金钗石斛粗多糖色素脱除进行比较,得出D900树脂对金钗石斛粗多糖的脱色效果最好;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金钗石斛粗多糖的脱色条件,发现脱色温度对金钗石斛粗多糖脱色率的影响最大,脱色时间与温度、树脂用量的交互影响对脱色率具有显著影响。金钗石斛脱色的最佳工艺为:脱色时间3.7 h,温度40℃,树脂用量0.33 g/m L。在上述条件下金钗石斛多糖脱色率及保留率分别为82.7%和76.5%。  相似文献   
7.
佛手皮渣果胶改性及其对镉诱导肝肾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化学改性对佛手皮渣果胶化学性质及镉吸附能力的影响,以及佛手皮渣果胶对镉诱导的肝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佛手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酸提法提取佛手皮渣中的果胶成分,通过调节pH值的方法对果胶进行改性,获得改性果胶。并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对果胶的镉吸附能力及吸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以ICR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佛手皮渣果胶对镉诱导的肝肾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调节pH值能明显提高果胶结构中的游离羧基含量,并降低果胶的酯化度。改性佛手皮渣果胶的镉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性果胶。佛手皮渣果胶吸附镉的过程主要涉及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佛手皮渣果胶能显著缓解镉引起的小鼠血液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蛋白水平升高的症状(P<0.05)。另外,佛手皮渣果胶干预组小鼠肝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高于镉暴露组小鼠(P<0.05)。佛手皮渣果胶显著改善了镉引起的肝肾氧化损伤和肝肾形态学变化。结论:化学改性能降低佛手皮渣果胶的酯化度并提高果胶对镉的吸附能力。佛手皮渣果胶能够有效缓解镉诱导的肝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以茼蒿为原料,对茼蒿精油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溶剂提取效率的比较,确定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并对乙醇提取茼蒿精油的溶剂浓度、温度、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6.5h,料液比1∶1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咖啡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及毒力因子和信号分子的抑制作用。采用紫色色杆菌定性定量法判断咖啡酸对群体感应的抑制效果,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测定其对毒力因子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UPLC-MS分析其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酸在亚抑菌质量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紫色杆菌素的产量,这揭示了咖啡酸的抑群体感应活性。而且,咖啡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游动能力、生物膜和毒力因子(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咖啡酸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的抑制率分别为65.3%、66.4%和31.8%;对信号分子C4-HSL、C6-HSL、C8-HSL和3-oxo-C12-HSL的抑制率也分别达到了59.6%、49.2%、53.9%和52.2%。这些发现表明,咖啡酸有潜能成为有效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其抑制机制可能是干扰信号分子AHLs的合成以干扰群体感应,同时抑制生物膜和毒力因子的表达,降低细菌毒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液,分别对金钗石斛超微/普通粉、水/醇提物、粗石斛碱和多糖进行实验,探究实 验组模拟消化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实验测定石斛碱、多糖溶出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3,5-二硝基水杨酸法 和阴离子色谱对多糖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还原糖质量浓度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 多酚类化合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化组中石斛碱溶出率不断增大,超微粉肠道消化液组溶出率最高达 (21.46±0.52)%,粗石斛碱消化液最低为(8.74±0.50)%;水提物组多糖溶出率高,在口腔和胃消化液中,超 微粉多糖溶出率比普通粉高;肠道消化液中的情况与之相反;多糖在消化过程中分子质量降低,还原糖质量浓度上 升,无单糖检出;多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普遍在模拟胃液中升高,在模拟肠液中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