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2013年山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发病人数654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季节是第三季度,全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主要发生在4~10月份,其中以8月份最高;16~60岁人群是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人群;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集体食堂;加工不当与交叉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致病因素之间导致的罹患率不同(P0.05);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混合食品。结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污染环节的监控;加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加大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宣传力度等,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网报告的全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101起,累计发病44 510例,住院15 193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事件的发病人数为21例。50.9%(1 069/2 101)的暴发未确定致病因素,21.2%(446/2 101)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65.7%(678/1 032);引起死亡的暴发事件首要因素是化学性因素,占总死亡人数的83.3%(5/6)。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已知病因暴发报告的14%(145/1 032)和13%(135/1 032)。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肉类食品(9.2%,194/2 101)、误食有毒植物(8.8%,184/2 101)和米面食品(8.1%,171/2 101);9月是高发月份(20.2%,425/2 101);暴发中的原因食品受污染的环节主要为制备食品时加热温度或时间不充分,或者误食误用有毒动植物、化学物质,以及对食物储存不当。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指导及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部门紧密合作,加强现场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1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报告的山东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对发病时间、发病地区、致病因子、原因食品、引发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25起,累计发病5 147例,平均每年643例,住院653例,死亡0例。83.1%(353/425)的暴发事件未确定致病因子,22.4%(95/425)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的76.4%(55/72)。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微生物暴发事件的25.5%(14/55)和21.8%(12/55)。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混合食品(18.1%,77/425)、多种食品(15.3%,65/425)、肉与肉制品(13.7%,58/425)和粮食制品(8.9%,38/425);9月是高发月份;引发因素以多因素居多,其次为加工不当、储存不当及误食误用。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对学生的食品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