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实验研究了芥菜疙瘩超微粉(BUP)对脂多糖鼻腔滴注构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肺炎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与粉碎后过60目筛的芥菜疙瘩普通粉(BOP)相比,BUP的活性成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黄酮、硫苷、异硫氰酸酯等具有更高的溶出率(分别提高了77.27%、63.89%、17.86%、26.72%、42.86%);BUP可以改善COPD小鼠的体重减轻、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提高COPD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降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下调COPD小鼠肺组中IL-1β和IL-6的水平并上调IL-10的水平,抑制肺组织内IκB和NF-κB p65的磷酸化,阻止p65入核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BUP能够平衡COPD小鼠BALF中活性氧水平,改善其肺组织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水平,促进肺组织内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研究表明BUP可能由于其活性成分的溶出率优于BOP从而具有更好的改善COPD小鼠肺炎的作用,其机制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相关。实验结果可为芥菜疙瘩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5 种食用菌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苏  姜玥  罗建平  潘利华  查学强 《食品科学》2015,36(13):252-256
目的:研究平菇、茶树菇、香菇、木耳、金针菇5 种食用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metry,IR)分析多糖的理化性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相同条件下,5 种食用菌多糖提取率依次为平菇多糖(Pleurotusostreatus polysaccharides,POP)3.39%、茶树菇多糖(Agrocybe chaxingu polysaccharides,ACP)2.71%、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s,FVP)2.69%、香菇多糖(Lentinus edodes polysaccharides,LEP)2.32%和木耳多糖(Auriculari aauricular polysaccharides,AAP)2.31%,它们均由分子质量不同、糖苷键为β-构型的多糖组分组成,均含有甘露糖(mannose,Man)、葡萄糖(glucose,Glc)和半乳糖(galactose,Gal)残基,且ACP还含有鼠李糖(rhamnose,Rha)和阿拉伯糖(arabinose,Ara),AAP还含有少量的木糖(xylose,Xyl);甲基化分析显示不同多糖具有不同的糖苷键连接方式,POP和LEP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ACP以→1,6-β-Glc和→1,6-β-Gal为主要连接方式,而AAP和FVP是以→1,4-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体外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 种多糖在25~4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促进巨噬细胞分泌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能力,其中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LEP活性最强,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POP次之,以→1,6-β-Glc和→1,6-β-Gal为主要连接方式的ACP效果一般,以→1,4-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AAP和FVP效果最差。结论:5 种食用菌多糖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且活性大小与多糖是否含有→1,3-β-Glc和→1,6-β-Glc连接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外源稀土元素铈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多糖合成、培养基中碳氮磷源消耗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对胞内糖、胞内氮、胞内磷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铈能够改善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对碳氮源的利用,提高胞内糖、胞内氮、胞内磷的含量,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和多糖合成。以添加10μmol/L 的铈效果最好,细胞的生长速率从0.501g/(L·d)提高到0.649g/(L·d);培养至24d 时,每升培养液中类原球茎干质量为25.45g,比对照提高了20.2%,培养至18d 多糖总质量浓度达到峰值3.35g/L,是对照的1.53 倍。  相似文献   
4.
霍山石斛多糖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霍山石斛多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多糖抗肿瘤作用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MTT检测表明,霍山石斛总多糖(DHP)、阴离子交换色谱水洗组分(DHP-1)及0.05 mol/L盐洗组分(DHP-2)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中以DHP-2效果最好。光学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DHP-2处理过的胃癌细胞形态固缩,凋亡显著。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表明,DHP-2不仅能明显下调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其表达仅为对照的42.34%,而且能显著提高抑癌基因野生型p53的表达,其表达比对照高1.04倍。结果表明:霍山石斛多糖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组分、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多糖通过下调c-myc基因和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悬浮培养霍山石斛原球茎合成活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考察了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以及有机添加物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合成活性多糖的影响。在MS、B5、N6、SH及各自1/2基本培养基中,以1/2MS和N6最适多糖合成,继代培养30d,总多糖产率分别达到479.47mg/L和417.05mg/L。使用单一碳源时,葡萄糖对多糖的积累优于蔗糖和果糖,在30g/L时,总多糖产率达到1034.96mg/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氮源种类对多糖的合成影响不太明显,但氮源浓度是主要冈素,以10mmol/L最佳。另外,100g/L的马铃薯提取液与100g/L的香蕉提取液均有利于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超声波处理前后密花石斛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特性黏度、荧光辅助糖电泳、溶液构象及免疫调节活性的变化角度,探讨超声波对多糖理化性质及与生物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不仅降低密花石斛多糖高分子量组分的分子量和特性黏度,使多糖的溶液空间构象由大的纺锤体状聚集体解聚分散成小的结构紧密的聚集体,而且可显著提高多糖促进脾细胞增殖的活性,提示超声处理可改变多糖的理化性质并影响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霍山石斛不同提取物抗小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方法:制备霍山石斛冷冻干燥物、水提物、水提醇溶物、水提醇沉物、水提粗多糖5 种提取物;以连续灌胃30%乙醇的小鼠为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霍山石斛不同提取物连续灌胃30 d后,称量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同时测定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并检查肝组织损伤病理变化。结果:霍山石斛水提醇溶物抗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最差,醇沉物、水提物、冷冻干燥物具有一定的肝损伤保护活性,水提粗多糖各个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肝脏组织损伤和脂肪变性(P<0.05),降低血清ALT、AST、ALP活性和LDL-C、TC、TG水平,提高血清HDL-C含量,增强肝组织ADH、ALDH、SOD、GSH-Px活性,减少肝组织GSH损耗并抑制肝组织MDA含量增加。结论:多糖是霍山石斛抗小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8.
鲍素华  查学强  郝杰  罗建平 《食品科学》2009,30(21):123-127
采用分步醇沉法对铁皮石斛总多糖(DSP)进行分离,得到乙醇终浓度为40%(DSP3)、70%(DSP2)和90%(DSP1)的多糖。进一步对4 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DSP1 对DPPH·的清除作用、总抗氧化能力、抑制H2O2 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和抑制Fe2+-VC 诱导的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效果最佳,DSP 和DSP3次之,DSP2 相对较弱;对·OH 的清除率大小依次为DSP > DSP3 > DSP1 > DSP2;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铁皮石斛多糖均可显著抑制羟基自由基介导的DNA 氧化断裂。结果提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铁皮石斛多糖均有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利用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Fenton反应检测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霍山石斛和铁皮石斛多糖抗氧化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同时对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霍山石斛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铁皮石斛多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的小鼠肠黏膜免疫调节活性以及在小肠内的吸收分布。方法:通过溴化氰活化法对DHP进行荧光标记,检测荧光标记前后的肠黏膜免疫调节活性;通过口服和离体小肠培养以及Peyer’s结细胞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HP在小肠内的吸收分布以及与Peyer’s结细胞的结合。结果:DHP在质量浓度为25、50、100 μg/mL和200 μg/mL时,其肠黏膜免疫调节活性分别提高到对照组的112.8%、131.1%、137.6%和160.5%,荧光标记不改变DHP肠黏膜免疫活性;DHP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被小肠吸收,分布于肠黏膜固有层内,并可与Peyer’s结内细胞结合。结论:DHP具有肠黏膜免疫调节活性,可以通过Peyer’s结细胞被小肠吸收,并分布于固有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