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对北京市居民的膳食风险水平。方法采集2013年北京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大型批发市场的蔬菜样品,采用NY/T 761-2008和GB/T 20769-2008等方法检测样品中的33种农药残留,分析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并结合大城市居民的蔬菜消费情况和食品安全指数法对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农药风险进行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2013年北京市抽检的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9.2%(502/506),农药超标的蔬菜为白菜类和绿叶菜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频次较高,其构成比占40.8%,检出超标的农药为吡虫啉、毒死蜱、哒螨灵和百菌清;对所有检出农药进行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百菌清的日摄入量相对较高,然而包括百菌清在内所有检出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值均小于1。结论北京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安全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百菌清是潜在的风险因子,应重点防患蔬菜中百菌清的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2.
北京和河北地区食用菌质量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北京和河北地区4种有代表性的食用菌平菇、金针菇、香菇(干品和鲜品)和黑木耳(干品)开展污染物监测工作,掌握该地区食用菌质量安全现状。方法在生产基地、流通市场分别进行抽样调查,总共抽取95个食用菌样品,并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甲醛、二氧化硫、硫酸镁等化学污染物进行监测。结果研究发现,在北京和河北生产基地中,生产环节使用农药种类和次数较少,香菇、平菇、金针菇鲜品中农药和重金属等各风险因子超标率较低,只有平菇中氯氟氰菊酯超标率为3.3%。流通市场抽取香菇和黑木耳干品中农药、二氧化硫及重金属超标率相对较高,其中黑木耳干品中多菌灵、氯氰菊酯超标率均为8.3%,铅超标率为20.0%;香菇干品中砷、镉超标率均为20.0%,二氧化硫超标率为40.0%。结论为保证食用菌的质量安全,应加强对加工、贮藏和运输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厨房普通的处理方式对香菇中的镉(Cd)含量、镉的生物可给性以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原子吸收检测家用酸、碱浸煮香菇不同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变化, 对严重超标的Cd的生物可给性进行研究, 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SR)对不同处理方式导致的生物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香菇菇伞中的Cd含量高于菇梗中的Cd含量, 且都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值。家庭弱酸浸煮可以显著降低菇伞和菇梗中的Cd含量。用UBM法对体外模拟人体胃肠消化过程中Cd在胃和小肠的生物可给性研究表明, 胃液中的生物可给性显著比小肠阶段高, 并由此计算出人体健康风险因子, 其呈现出成人和儿童的每日摄入量均超过可耐受的每日摄入量。处理过的菇伞和菇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都较未处理样品有显著降低。在相同浓度时(5 mg/mL), 1% NaHCO3和1% CH3COOH处理的菇伞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显著增强, 但只有1% CH3COOH处理的菇伞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显著增强。结论 家庭弱酸浸煮可以显著降低香菇中的Cd含量; Cd在胃液中的生物可给性显著比小肠阶段高, 由此得出成人和儿童的每日摄入量均超过可耐受的每日摄入量各为4~5倍。酸、碱浸煮处理过的菇伞和菇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从初级农产品到入口的食品通常需要各种加工处理,而加工过程会影响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从而影响来源于初级农产品检测数据的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农药残留加工因子有助于真实反映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本文以常用的食品加工技术如清洗、去皮、烹调、榨汁、杀菌及其他相关技术为出发点,综述了典型的加工方式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以及目前相应的加工因子在农药残留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情况,为掌握食品中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动态、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也为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提供依据,进而真实反映人群中农药残留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市售外地产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经蔬菜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4种蔬菜样品中Pb、Cd、Cr、As、Hg含量,并与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2000)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通过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TTHQ)的方法预测蔬菜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327份蔬菜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均不超标;从单一重金属风险来看,成人和儿童膳食摄入所调查的4种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市售外地产蔬菜是安全的;从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来看,部分北京市本地产韭菜对儿童存在一定的膳食摄入风险,4种市售外地产蔬菜对成人和儿童不存在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的复合健康风险主要由As引起。结论在所调查的5种重金属中,部分韭菜中的As经膳食途径摄入后会对儿童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儿童因摄食蔬菜导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代表性且能够综合、准确反映多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状况的样品采集方法,为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保障。方法模拟铜、铅2种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条件,结合试验田铜元素、铅元素的背景值,分别添加Cu(NO3_)_2、Pb(NO_3)_2,使试验田中心污染源铜元素和铅元素的分别达到2.6×103 mg/kg和4.0×10~3 mg/kg。设置3组不同的灌溉量,每组设2个平行试验,分别于d 7、14、31、49进行采样,之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这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铜、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铜、铅2种元素在土壤中的横向迁移速度差异较大。铜元素横向扩散速度较快,在d 49时监测位点的铜元素浓度趋于稳定,接近最大值;而铅元素较慢,监测位点的铅元素浓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结论单一的取样点难以同时满足铜、铅2种重金属元素的风险评估工作需要,建议对这2种重金属元素的取样检测工作应尽量区别开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主研发的面阵扫描成像光谱仪Pushbroom Imaging Spectrometer(PIS112)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长势进行监测,获取了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图谱合一的光谱影像。通过对获取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对单叶氮素含量、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建模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叶色值(SPAD)、叶片含水量和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因成像高光谱具有图谱合一的特性,所以为利用航天和航空影像大面积监测作物长势和品质、防控病虫害发生,研究作物精细信息提供了又一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In vitro系统模拟黑木耳在消化过程中不同形态的铬的生物可给性,采用HPLC-ICP-MS测定不同形态铬的含量。结果表明:29个样品经过In vitro系统模拟消化后,铬在胃中的生物可给性为15.10%~35.87%;在肠中的生物可给性为11.02%~20.36%,同一样品胃中的生物可给性铬大于肠中的,且检测出的铬均以三价形态存在。可以证明在In vitro系统中,黑木耳能有效吸附对人体有害的Cr(Ⅵ)。对0.5μg/L的Cr(Ⅲ)和Cr(Ⅵ)混标测定7次,RSD在2.55%~4.98%之间,方法重现性较好;对同一样品设置6平行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9.5%,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可见,黑木耳的生物可给性铬是对人体有益的Cr(Ⅲ),且证明了在模拟消化过程中黑木耳能够完全吸附对人体有害的Cr(Ⅵ),为黑木耳中铬在消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形态转变及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研究制定菌类中铬的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管式气氛炉高纯氦气保护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检测黑木耳中的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管式气氛炉在高纯氦气保护下对黑木耳进行炭化,用含0.5 mmol/L EDTA-2Na的60 mmol/L硝酸铵(pH7.0)溶液与铬离子络合反应,络合后的Cr(Ⅲ)和Cr(Ⅵ)均在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60 mmol/L硝酸铵)上保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结果表明,标准溶液Cr(Ⅲ)和Cr(Ⅵ)的浓度在0.1~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达到0.9998以上。Cr(Ⅲ)和Cr(Ⅵ)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0%~91.0%、80.2%~92.3%,RSD分别为2.0%~3.4%和1.5%~3.7%。该方法能够一次性检测出Cr(Ⅲ)和Cr(Ⅵ)的含量,技术可靠,准确率高,可用于黑木耳中Cr(Ⅲ)和Cr(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植物性农产品中碘含量。方法样品中加入碳酸钾和硫酸锌,采用干灰化法破坏有机物,固定样品中的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标准模式和碰撞模式下测定植物性农产品中碘的含量。结果碘标准溶液在1.0~1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模式和碰撞模式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和0.9998。不同基质样品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6.9%~10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8%~3.06%之间,符合要求。2种测定模式下的方法检出限一致,红薯为0.005 mg/kg、西红柿和豇豆为0.003 mg/kg。测定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GBW 10020和GBW 10023)中碘的含量,测定值均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结论与传统的硫氰酸铁-亚硝酸催化动力学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省试剂、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检出限低,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于植物性农产品中碘含量的快速、准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