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轻工业   9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在我国14个省(市)抽取28个城市区和县内的27 485名3岁及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非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结合2015年开展的饮料添加糖含量专项调查中132份碳酸饮料糖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人群碳酸饮料中添加糖摄入量分布和饮料提供的能量,并与人群膳食摄入总能量相比计算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结果我国14个省(市)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0.5 g,供能比为0.11%,其中碳酸饮料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3.4 g,中位数为12.3 g,供能比为2.69%。不同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比较,男性(15.3 g)高于女性(10.1 g),城市(13.8 g)高于农村(10.7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比较,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3.02%)高于农村(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7岁年龄组人群的碳酸饮料供能比最高为3.41%。结论 13~17岁青少年为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高消费群体,应重点开展科普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饮食行为与体质量变化的关系,为改善医护人员营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5~7月,随机选取我国东北地区12所新冠定点医院1 48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352份。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饮食行为指标、情绪化进食量表收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新冠定点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中,保持体质量(±3%)者485人,占比35.9%,体质量降低超过5%、体质量降低3%~5%、体质量增加3%~5%、体质量增加超过5%者分别占总人数的8.2%(111/1 352)、22.7%(307/1 352)、23.6%(319/1 352)和9.6%(130/1 35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高油饮食、高盐饮食、高糖饮食、饮料摄入、情绪化饮食等情况在不同体质量变化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饮酒行为在体质量变化五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高糖饮食、饮料摄入、情绪化进食及月收入等是体质量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罐装辅助食品)中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采集国内市场常见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83例,涵盖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食品等,利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对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蔗糖和麦芽糖进行含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总糖含量的中位数为433.43~476.99 g/kg,其中乳糖占总糖的比均高于95%,乳糖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总糖检出率为36.8%,含量中位数为0~28.35 g/kg,其乳糖和蔗糖的中位数较高,为84.30和70.17 g/kg,而蔗糖在饼干第三四分位数(Q3)的含量较高,为53.43 g/kg。国产和原装进口配方食品的添加糖含量进行比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营养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民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人群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肉类消费数据,共纳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2 39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肉类消费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各种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率为91.9%。其中,猪肉消费率为77.4%,牛肉消费率为50.6%,羊肉消费率为21.5%,禽肉消费率为23.0%。居民肉类消费模式受到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猪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民族,牛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民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羊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禽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家庭月收入。结论 北京市居民肉类消费率较高,肉类品种日益丰富,膳食结构逐渐完善,但猪肉仍是居民主要肉类消费产品,应给予居民科学营养指导,有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市售乳及乳制品类别的营养强化现状,为中国食品营养强化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从市售乳及乳制品类别产品中,随机采集市售预包装食品标签样品3 034份,分析每类乳品中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其强化比例,并对尚未规定强化量下限的营养素的强化量进行分析。结果:3034份乳及乳制品样品中共有777份样品进行了营养强化,总体强化率为25.61%(777/3 034),不同亚类差异较大,其中调制乳和调制乳粉的强化比例较高,分别为50.77%(199/392)、95.37%(412/432),而干酪和再制干酪以及其他乳制品的强化比例较低,分别为27.17%(75/276)、0%(0/37)。强化的营养素种类方面,VA、VD、钙、锌等中国居民比较缺乏的营养素在各类乳品中的强化比例相对较高,而Y β-Glu、LF、OPO的强化比例则较低。针对GB 14880中没有规定强化量下限的营养强化剂,大多数产品按接近下限的强化量进行强化,对食用者营养素摄入产生的作用将很小。结论:中国市售乳及乳制品总体营养强化情况较好,对于部分亚类允许强化的营养素种类较少的情况,建议标准修订过程中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20年北京市3岁以上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情况的调查,了解北京市居民不同种类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食用植物油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北京市居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植物油消费数据,纳入2 289名北京3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法、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通过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方法分析调查对象各种植物油消费情况。结果 北京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为32.7 g/d,43.3%(991/2 289)的北京居民仅植物油消费量就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食用油摄入量(25~30 g/d),其中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的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8、1.7、1.8 g/d。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居民对各种植物油的消费量影响不显著。北京市居民中花生油消费率最高,为68.9%(1 576/2 289),其次为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分别为6.1%(140/2 289)和5.7%(130/2 289)。结论 北京市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高于膳食推荐量,植物油消费品种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居民科学食用植物油,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餐饮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推广餐饮食品营养标识应用,助力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建设,营造更健康的饮食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具有南北餐饮特色的北京和舟山两地组织当地食品营养及餐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参与访谈人员普遍认为我国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主要在原材料、前处理、烹饪方式及烹饪条件等方面。结论 对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的了解将有助于进一步展开针对性研究,帮助餐饮业提升餐饮食品营养品质,不断改善居民的膳食生活质量,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餐厅菜单标示热量和其他营养信息是一种有效预防肥胖的措施,在创新食品环境和促进健康饮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餐饮食品营养标识尚未普遍开展,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推行力度不足、经营者意愿不强、基础数据不完善以及技术能力不足,本文期望为推进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