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揭示烤烟淀粉的结构与特性,降低烤烟的淀粉含量,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鲜烟叶淀粉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烤烟烟叶淀粉提取最优条件为:亚硫酸浓度0.19%,液固比为7,浸提时间16 h;淀粉中脂肪含量为0.61%,蛋白质含量为3.73%,灰分为1.59%,直链与支链结构比例约为3∶7。  相似文献   
2.
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果为原料,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SFE)两种方法从中提油,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油得率的影响,测定了索氏提取油的理化特性,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种方法提取油的脂肪酸组成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植物油脂理化指标相比,白果油比重偏高,碘值较大,说明白果油不饱和程度较高;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白果油中均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91%,而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总含量均大于75%,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油中VE的含量分别为670 mg/kg和610 mg/kg。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加热时间对大米进行处理,并从加热处理过的大米中提取淀粉,采用电镜扫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质构仪、流变仪等检测仪器研究加热时间对大米淀粉的颗粒形貌、热力学性质、凝胶特性、流变等性质的影响,采用酶解法测定加热处理过的大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淀粉的膨润力与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加热时间在0~10min 时,抗性淀粉含量减少,其范围为18.01%~8.10%;淀粉颗粒由单个独立的颗粒逐渐膨胀至相互粘连,糊化焓值降低;硬度、延伸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淀粉糊的剪切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脱脂燕麦粉中提取得到了蛋白含量为93.01%的分离蛋白(OPI),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并用ANS荧光探针法研究p H、Na Cl、蔗糖、Ca Cl2、Al Cl3和尿素对燕麦分离蛋白疏水性和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PI氨基酸组成接近FAO/WHO理想模式,p H对燕麦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最大,p H 2时疏水性最强,且酸性环境下的疏水性远远超过碱性环境。不同盐离子对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程度和趋势不一样,随Al Cl3和尿素浓度增加,OPI疏水性减弱;而Ca Cl2和蔗糖浓度升高时蛋白疏水性增强。Na Cl在低浓度(0.6 mol/L)时蛋白疏水性减弱,高浓度时蛋白疏水性增强。不同因素对OPI起泡性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疏水性较为一致。另外,蔗糖的加入可提高OPI的起泡稳定性,而加入Na Cl对其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量的膳食纤维和低聚糖添加到酥性饼干中 ,对 45名糖尿病人分组 ,每组给予含不同剂量膳食纤维和低聚糖的食品 ,进行 1个月的临床营养疗效观察 ,发现对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 .结果还显示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在降低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  相似文献   
6.
荸荠淀粉的物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荸荠为原料提取淀粉,测定了淀粉的组成、颗粒及糊化、老化等方面的性质。结果表明,淀粉中直链含量为27.3%,淀粉颗粒为椭圆、多角等形貌,颗粒表面光滑平整,粒径为3~14μm,为接近A型的C型晶体。热力学参数分别为T064.08℃、Tp67.70℃、Tc72.85℃和ΔH11.97J/g干重。荸荠淀粉达到糊化温度后膨胀和溶解能力大于玉米淀粉、小于木薯淀粉,具有很高的黏性,透明度较好,抗冻融优良远高于木薯和玉米淀粉,但较易凝沉。  相似文献   
7.
发芽燕麦淀粉的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芽是进一步提升谷物种子营养价值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当前谷物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以晋燕八号燕麦为原料,通过在16℃浸泡并避光发芽,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燕麦淀粉,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两种手段对原燕麦和发芽后燕麦淀粉的热特性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发芽对燕麦中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影响不大,在发芽144 h内,平均起始糊化温度为57.44±0.48℃,但发芽72 h以后的燕麦中淀粉糊化温度范围扩大,以发芽72 h为界,前后两段的糊化焓都是逐渐增加的,这可能提示发芽期间淀粉结构存在由无序到有序的交替变化过程;氮气氛围下,淀粉的分解温度在275~363℃之间,此温度区间内淀粉的质量损失为65%~73%;发芽淀粉热分解反应活化能比原燕麦淀粉均有降低,其中原燕麦淀粉的热分解活化能为219.44±14.46 kJ/mol,活化能最小的为发芽144 h的淀粉,其值为157.75±5.58 kJ/mol,各发芽阶段淀粉热分解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相似文献   
8.
化学发光法对燕麦贮藏蛋白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燕麦营养价值高,且蛋白含量丰富,球蛋白作为其主要的贮藏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比例合理。目前,有很多燕麦蛋白加工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其生物活性的探讨较少。用三种化学发光体系对燕麦球蛋白和清蛋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在清除超氧阴离子和保护DNA损伤方面球蛋白的效果优于清蛋白,其半数抑制率分别为0.85 mg/mL和7.3 mg/mL,而清蛋白有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为2.26 mg/mL。结果说明,两种燕麦贮藏蛋白质有较弱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对晋燕八号燕麦避光发芽,并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淀粉,用凝胶渗透色谱,特征黏度法和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对提取样品分别进行了分子量分布、特征黏度和链长分布的表征。结果发现,发芽过程中燕麦直链淀粉的含量升高,特征粘度增大,二者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聚合度在27~33的链段始终是燕麦淀粉结构中的主体,所占比例超过60%,发芽过程中聚合度小于31的链段比例不断减小,而大于33的链段随发芽进行比例不断升高,这预示着,发芽期间生物自身对淀粉的利用以短链为主。对发芽过程中提取的淀粉与未发芽燕麦淀粉进行了体外消化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发芽过程降低了燕麦中淀粉的水解指数和血糖指数。燕麦淀粉中间级分对于体外消化指数影响明显,显著正相关系数0.82。  相似文献   
10.
燕麦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斌强  赵莉君  谢笔钧 《食品科学》2014,35(21):287-291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燕麦资源状况,阐述燕麦淀粉的提取、应用以及结构与性质,重点阐述燕麦淀粉显微结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糊化性质、燕麦淀粉糊的透明度、老化性质、流变性质,并对燕麦淀粉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