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物多酚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淬灭活性氧。Nrf2(NF-E2-related factor 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是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最重要的保护性信号途径,在细胞抵御氧化应激机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Nrf2/ARE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调节机制,总结植物多酚通过该信号通路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细胞凋亡、参与神经保护、延缓衰老和减少氧化损伤等的能力,以期为植物多酚应用于抗氧化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芳  廖霞  李瑶  李谣  肖星凝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2016,37(15):259-264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经典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肿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对该通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治疗肿瘤的焦点。植物多酚因具有抗肿瘤作用而成为预防肿瘤的天然药物。本文综述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构、活化机制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总结植物多酚通过该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发植物多酚作为预防肿瘤的保健食品或药品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肖星凝  袁娅  廖霞  王丽颖  石芳  明建 《食品与机械》2016,32(11):207-211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活性之一就是抗氧化活性。食用菌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多酚类、萜类和硒类等。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食用菌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旨在进一步发掘和利用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扩大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因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环境检测等领域,飞行时间质谱与多种技术串联使用在多酚结构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植物多酚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酚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植物多酚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作为一种大规模研究细胞蛋白质功能的重要技术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在揭示肿瘤发病分子机制、寻找生物标志物、筛选治疗新药物等方面。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已经证实具有抗肿瘤潜力。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及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研究方法探讨植物多酚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多酚保健食品、药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分离提取羊肚菌多酚(游离酚和结合酚),对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黑脉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的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多酚主要为游离酚,且游离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都显著强于结合酚(P0.05),而两者清除ABTS~+·能力相当。从黑脉羊肚菌多酚中鉴定出15种组分,分别是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素、咖啡酸、绿原酸、荭草素、芦丁、金丝桃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槲皮素、肉桂酸、阿魏酸,游离酚提取物有15种组分,结合酚提取物有14种组分。  相似文献   
7.
以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Chou-Talalay中效原理设计试验,研究6种结构不同的小分子黄酮协同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6种黄酮化合物对ABTS~+·清除能力依次为:5,6,7-三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3,7-二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3-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抗坏血酸,其中5,6,7-三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和3,7-二羟基黄酮氧化作用效果显著;在不同浓度下,两种黄酮复配物对ABTS+·清除能力的联合作用指数CI值有较大差异;3,7-二羟基黄酮和其它5种黄酮都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充分说明6种黄酮化合物之间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与化合物的羟基位置和数量有关,具有C_(3,7)-二羟基是协同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肖星凝  李苇舟  石芳  李谣  明建 《食品科学》2017,38(15):31-37
为研究不同品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以9个不同品种的李子(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为原料,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总酚含量范围为111.52~775.88 mg GAE/100 g;果肉总酚含量范围为120.65~301.91 mg GAE/100 g,其中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最高,西梅李总酚含量均最低。在多酚组成上,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结合酚,且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范围为4.38~46.46μg/m L,ORAC值范围为0.24~210.50μmol TE/g,其中巫山李果肉游离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红布李果皮游离酚ORAC值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