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5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为了获得温度对SA508-Ⅲ钢焊缝金属断裂韧度的影响,采用本构曲线法(CCM,constitutive curve method)、ASTM和ISO标准对焊缝金属在典型温度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CCM获得的断裂韧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从20℃升高到100℃,从100℃升至320℃时,断裂韧度分别降低了11.1%和5.4%.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断口形貌发现SA508-Ⅲ钢焊缝金属在典型温度下均呈韧性断裂,当温度达到100和320℃时,韧窝变浅变小,因此韧性出现了一定的下降.研究还发现,采用CCM获得20和100℃时的断裂韧度与ASTM一致;获得320℃时的断裂韧度介于ASTM和ISO之间.  相似文献   
2.
提出预测缺口构件疲劳寿命的多轴局部应力应变法.采用Armstrong-Frederick (A-F)类循环塑性理论,描述具有非Masing特性的16MnR材料的循环塑性行为.结合A-F类循环塑性模型和增量式Neuber法,分析比例和非比例加载下缺口根部处的多轴应力应变状态.将局部应力应变应用于基于临界面的多轴疲劳损伤模型,对缺口构件进行疲劳损伤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F类循环塑性理论的多轴局部应力应变法,能很好地描述缺口根部处的多轴应力应变状态,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蒋宁  李林  高增梁 《化工学报》2011,62(4):1014-1019
提出了一种可以降低换热网络运行费用的基于参数k、z优化的换热网络设计方法, 使得网络结构更加简化, 特别适用于流体传热系数有差异的换热网络合成问题。该优化设计方法将网络运行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 以参数k、z的优化为基础, 通过网络约束确定参数的寻优区间, 经二维寻优得到最优参数kopt相似文献   
4.
针对建模数据中包含噪声和离群点会降低相应软测量模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2层变量空间分析的预处理方法.用多变量修剪法在原始变量空间预处理;并提出支持向量聚类(SVC)的预处理方法,将建模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构造一超球体来排除离群点.SVC无需像传统预处理方法假设数据服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更符合实际的高炉过程.预处理后的数据再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软测量模型.在一工业高炉铁水硅含量的建模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更有效排除离群点,且提高了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鲁棒性和预报性能.  相似文献   
5.
模具型腔形状各异、深浅不一,难以获得均匀的模具型腔温度场,影响了成型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特性。课题组采用基于线性叠加原理的热传导反演算法,反求模具加热系统的热源强度;根据模具加热系统的传热机理,建立模具加热系统正演和反演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尺寸各异的一模两腔反应成型模具,开发多通道模温控制系统,搭建测温实验平台,测温结果表明型腔表面在同一时刻的温差均未达到行业标准;根据BMC反应成型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改进模具加热工艺,获得各热管的热源强度函数,作为热传导多源项反演的输入条件,结果表明型腔温度场达到行业标准。根据反演获得的热源强度函数,再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基于线性热传导叠加原理的多源项反演算法对优化多型腔模具的温度场均匀性是有效的,且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大锥顶角薄壁锥壳是大型储罐常见罐顶结构。内压作用下,锥壳圆筒过渡段可能会发生屈曲,其变形较复杂。采用千分表和应变计实验测量了壁厚为1.2mm,圆筒内径为950mm,半锥顶角分别为60°和75°的锥壳圆筒过渡段在内部升压过程中的应变及径向位移变化,并且采用3D扫描仪获得表面初始和终态几何形貌。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扫描获得的锥壳圆筒模型(含有真实初始几何形状偏差),进行材料与几何双非线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薄壁锥壳圆筒过渡段,在内压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屈曲变形,而其屈曲行为具有稳定特征。对含真实初始几何偏差的计算模型进行双非线性模拟所得变形的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度较好,同时模拟计算得到的过渡段屈曲后形貌(位置、波数和形状)与实验结果相近,其波形呈现一定周期性,但分布并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假设和Von—Mises屈服准则,考虑厚壁圆筒三向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圆筒的几何特性,推导给出了厚壁圆筒在内压和轴向力共同作用下的极限载荷表达式。文中的理论解与前人的解比较结果表明,文中的解比现有解精确,用于薄壁圆筒时,其解与现有的薄壁解一致。  相似文献   
8.
压力管道与容器密封结构螺栓预紧载荷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ASME规范与EN1591-1中螺栓法兰接头设计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了确定螺栓载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接头各元件柔度,并建立密封结构的载荷-变形曲线,从而提出了确定合适的螺栓预紧载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钢网离散模型,对不同钢网结构增强的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通过对复合材料拉伸和弯曲模拟发现,钢网增强PE-HD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钢丝直径的增加和试样宽度上钢丝排布数目增加而增加,达到纯PE-HD的4~9倍;弯曲模量也随着钢丝直径的增加和试样宽度上钢丝排布数目增加而增加,达到PE-HD的1~3倍。经验证,模拟数据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两组材料为CF6钢,不同孔径的SCT试样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的闭合效应测定,试验采用裂纹嘴张开位移和裂纹尖端附近张开位移曲线两种测量方法来测量裂纹闭合效应参数Uop,Ucl,通过对同组两试样的比较,得出了SCT试样高应变塑性区疲劳裂纹闭合效应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