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9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的结合一直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以蓝染技艺为例子,重点阐述了在活动、教学、方法等多维度上采取的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并就广度和深度提升进行了"融、准、新"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新型天然染料,合理利用废弃资源,采用热回流法提取莲子壳色素,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染色。探讨了媒染法类别和媒染剂种类对织物染色性能及色牢度的影响,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以硫酸铝、明矾和蓝矾为媒染剂时,获得黄棕色色调;采用绿矾为媒染剂时,则获得灰色色调。最佳染色工艺为以绿矾媒染剂进行前媒染色,染色pH值=7,95℃温度下恒温染色60 min。染色后棉织物的色牢度超过3级,TUVA、TUVB和UPF分别为2.99%、2.49%和40.01,织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紫外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扩展废棉的回用价值,利用柠檬酸对废棉进行羧基化改性,并研究其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时间、Cu~(2+)溶液初始浓度、p H值等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废弃棉对Cu~(2+)的吸附性能远远优于未改性废弃棉,并随吸附时间、Cu~(2+)溶液的初始浓度、p H值等参数的增加而增长,增长速度由大到小到不变。吸附平衡时间为300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1 400 mg/L,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116.4 mg/g,最佳吸附p H值为4~5。使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来分析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改性废弃棉对Cu~(2+)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吻合,属于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利用白涂料作为防印浆,对涤纶仿真丝绸织物进行朦胧印花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气流纺纱与环锭纺纱的优缺点出发,以16081毛/涤法兰绒产品为例,研究对比2种纺纱工艺的纱线结构、强度,布面厚度、手感、外观、色牢度、耐磨性及强度等性能,分析差异点,确定气流纺产品缺陷的原因,改进气流纺纱工艺参数,提出气流纺纱替代环锭纺纱的方法与措施,为粗毛纺企业从环锭纺纱转向气流纺纱的工艺提供指导和方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以8种真丝绉类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光泽度、表观厚度、剪切刚性和弯曲刚度等4种风格特性参数,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风格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真丝绉类织物可以通过对经纬线密度、经纬捻度和捻向的不同设置和排列组合,配合不同的织物组织,构造出多样化的绉类织物;同时,织物的光泽度随着织物的组织系数、捻度的增加而减小,织物的组织系数、紧度的增加使织物的表观厚度增大,织物的弯曲刚度随着织物的平方米质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捻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织物的剪切刚性随着织物的平方米质量、组织系数、紧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真丝产品的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涤纶仿真丝绸涂料防印分散染料朦胧印花的特色效果及其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各工序的优化参数值。  相似文献   
8.
对常见的真丝绉类织物——乔其、顺纡乔其、双绉、建宏绉、双乔绉、重绉、素绉缎的的拉伸性能、透气性、悬垂性、折皱回复性及刚柔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来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真丝绉类织物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体系可以全面评价真丝绉类织物的服用性能,为此类织物的应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喷水织造过程中,聚丙烯酸系浆料调浆时水质、喷注水与水质的硬度的相关性问题。并对水质、油剂、水温对退浆的相关性影响进行了阐述,对上浆产生的静电和浆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目前麻纺工业废料后续处理及环境污染问题,以麻纺企业废弃的亚麻纱线为原料,进行化学脱胶获取纤维素,采用非均相聚合体系,以纤维素为基质接枝丙烯酸单体制备高吸水保水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针对制备体系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较优条件下制备的纤维素基高吸水保水树脂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合成工艺为单体丙烯酸、引发剂过硫酸铵、交联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5、0.1、0.04 g/g纤维素,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合成高吸水保水树脂在去离子水、自来水和0.9 wt%盐水中吸水倍率分别为658 g/g、382 g/g和65 g/g;室温(25℃)下自然风干12 d,保水率为74.3 %,鼓风干燥箱内30℃放置10 h,保水率为81.2 %,60 ℃放置10 h,保水率为26.4 %。说明制备的亚麻纤维素基高吸水保水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在农林、园艺等实际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