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故对岩溶渗漏通道的准确定位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经试验验证,利用综合物探可以对岩溶渗漏水库的岩溶渗漏通道进行精确定位,其中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对岩溶渗漏通道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可以确定岩溶渗漏通道的深度及发育特征,从而可以结合地质情况对其渗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在洛潭水库测区的探测结果分析,在测区内共存在有3条推测岩溶渗漏通道,其中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并经过示踪法验证是准确的。根据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探测结果显示,在洛潭水库的东侧存在一逆冲断层F1,在该断层的上盘岩石比较破碎,并存在一系列平行的张性断层F2~F5,经分析认为洛潭水库的渗漏与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密切相关,导致水库渗漏的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主要沿断层F5发育。  相似文献   
2.
深厚覆盖层是一种特殊工程地基。其结构松散、岩性不连续、成因类型及岩土体结构组成复杂、物理力学性质呈非均质性分布。深厚覆盖层中的结构面、软弱夹层呈非连续性分布,给分层带来困难,是目前尚未解决的热点工程地质问题。结合乌东德水电站坝址深厚覆盖层分层进行实测试验,依据孔间电磁波Color-CT成像结果,揭示出深厚覆盖层内保存有完好的软弱夹层地质事件证据。以孔间Color-CT成像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计算岩土体吸收系数,将岩土体结构面进行阈值划分,把不同结构面区域标定出来,最终通过面积、位置参数、形状等特征划分出软弱夹层区域,定位出孔间剖面内软弱夹层个体数量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动法快速探测岩溶塌陷区覆盖层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甘伏平  梁东辉  韩凯  刘伟 《人民长江》2016,47(24):51-54
为了能在大尺度范围内获得岩溶塌陷典型调查区覆盖层的厚度,采用微动法对柳州市柳城县东泉公社幅岩溶塌陷重点调查区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调查区内已知的56处钻孔进行微动观测,提取特征频率,结合钻孔资料得出覆盖层厚度与特征频率的函数关系满足h=62.5/f。利用此函数关系,结合岩溶塌陷调查区野外微动实测数据提取的特征频率反演出覆盖层厚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尝试初步见效,经济快捷、适应性强、值得推广,特别适用于大尺度范围内调查岩溶塌陷区域覆盖层厚度分布,结合研究区的地质信息,可以在区域内对岩溶塌陷易发区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岩溶地下暗河地震速度成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地形起伏剧烈,基岩面从0米到几十米之间变化,地震速度纵横向变化大.这些地质条件都给岩溶区的地震方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基于层状介质、似层状模型的反射法难以获得很好的地质效果;常规地震折射也仅能适应简单的地质模型;而地震速度成像充分考虑了地形起伏、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因素,采用多炮点、对排列内的地下结构多次重复采样,因而可以获得地下更为详细的速度结构构造,较适合岩溶区复杂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场地狭窄,电性干扰严重的浅覆盖岩溶区,不利于电探方法来探查地下地层的岩溶发育特征。推荐采用地震纵波速度成像、横波速度剖面来综合探查地下的基岩起伏、地质结构和岩溶发育特征。在野外采用同一个排列保持道距不变的情况下,很容易获得这两种方法的地震记录。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多道噪音记录的折射微动面波法在探测基岩起伏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探测深度浅;多炮点纵波速度成像对基岩面有平滑作用但探测深度较深。钻探资料证实,纵波速度成像中的相对低速区反映基岩内岩溶裂隙发育,是寻找地下水的有利靶区。多道记录,炮点—检波点射线高密度覆盖,可保证获得可靠的速度资料。两种方法联合探测地下岩溶特征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由于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故对岩溶渗漏通道的准确定位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经试验验证,利用综合物探可以对岩溶渗漏水库的岩溶渗漏通道进行精确定位,其中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对岩溶渗漏通道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可以确定岩溶渗漏通道的深度及发育特征,从而可以结合地质情况对其渗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大功率充电法、常规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方法在洛潭水库测区的探测结果分析,在测区内共存在有3条推测岩溶渗漏通道,其中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并经过示踪法验证是准确的。根据高密度电法、跨孔地震声波透视法探测结果显示,在洛潭水库的东侧存在一逆冲断层F1,在该断层的上盘岩石比较破碎,并存在一系列平行的张性断层F2~F5,经分析认为洛潭水库的渗漏与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密切相关,导致水库渗漏的Ⅱ号推测岩溶渗漏通道主要沿断层F5发育。  相似文献   
7.
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在对重要建筑物的基础详勘时,除了采用常规的勘察手段外,还需采用探测精度较高的跨孔电磁波透视技术,以查清岩溶(溶洞、溶槽及裂隙带)的分布特征。本文以广西境内的黎塘分输泵站场的地基勘探为例,介绍了跨孔电磁波透视法在探测和评价储油罐岩溶病害地基中的应用,得到了一些新的信息,为后期的场地评价、确定桩端持力层以及地基加固处理等提供详细、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在石漠化地区,地形复杂,地下暗河发育规模较小。因此,寻找地下水源采用单一物探方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合理有效的应用物探方法组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充电法和CSAMT法两者结合的物探方法,成功地探测出地下暗河的位置和埋深,解决了当地饮水难题。  相似文献   
9.
 以京珠粤北高速公路洋碰隧道为例,利用孔间电磁波透视及Color-CT层析成像技术,通过物理、数学、岩体非线性、计算机数据处理、岩溶地质学方法,针对隐伏碳酸盐岩岩体结构损伤(缺陷)特征、规模、具体位置的原位探测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孔间电磁波透视及Color-CT层析成像技术和方法揭示了碳酸盐岩由岩体细微结构损伤的裂隙为最小识别单元,由最小单元发展成为岩溶通道从深部向岩面贯通,从而导致地面塌陷、隧道岩溶突水、涌泥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