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大规模绿氢产业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将规模性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有效降低能源生产消费过程碳排放,支撑构筑新型能源体系。绿氢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绿氢制取、中游绿氢储运和下游绿氢应用。通过分析绿氢制取、储存、运输及应用过程的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绿氢生产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基于系统安全及保护层安全防护理念,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为筑牢大规模绿氢利用安全基础,保障绿氢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某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加氢反应流出物/原料油换热器出口管线的泄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管道开裂机理为奥氏体不锈钢的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针对管道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对发生开裂的天然气管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如宏观分析、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氢含量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等。结果表明,管道开裂的机理为氢致开裂,管道局部的划伤是管道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某公司制氢转化气余热锅炉炉管失效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炉管材料化学成分、硬度、抗拉强度、晶粒度和夹杂物等均符合GB 5310一2008要求,失效的原因是局部区域的CO_2露点点腐蚀,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热高分气与混氢换热器断裂管束进行了失效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是管束失效的主要原因,氢的存在及管板与管束在溶液环境组成的腐蚀电池加快了该腐蚀的速度。针对腐蚀原因采取了优化设计和制造、安装和操作等腐蚀防护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鉴于环烷酸腐蚀在炼油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及模拟试验难度大,研制了具有远程、安全、快捷、直观特性的新型环烷酸腐蚀动态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由循环回路系统、控温系统、PLC控制系统及电脑监控系统组成,实现了温度、流速、冲蚀角度、材料、油品种类、缓蚀剂等对环烷酸腐蚀影响等变量的交叉控制,有助于研究材料的高温环烷酸腐蚀行为;尤其是试样室的设计,实现了与实际工程极为相似的高流速汽-液双相冲刷流程,可为炼油行业的选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很强的模拟性和实用性.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试验过程中油品的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减压侧线油,在减压釜和高压釜环境进行了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温度对于减压侧线腐蚀的影响规律,并对侧线油中环烷酸和硫化物的热分解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43~322℃时,随着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加。在350℃时,由于环烷酸的分解,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环烷酸的热分解温度为322~325℃,硫化物的分解温度为335~350℃。  相似文献   
8.
大型储油罐在生产运营期间,会遇到不同的腐蚀介质、流态和温度等的影响,这就使得储罐不同的部位呈现不同的腐蚀类型。本文重点介绍了罐顶内外、罐壁和罐底上下表面的腐蚀机理;针对储罐因腐蚀出现的失效问题提出了分析方案;就储罐出现的腐蚀问题,采取钝化方式对表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20~#钢处理后腐蚀速率不到未处理试样的1/5,16MnR处理后腐蚀速率不到未处理试样的1/3.5。  相似文献   
9.
在超高内压100 MPa下,利用Solidworks以及Workbench对所设计的复合管封堵头密封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以及气密性分析。通过理论建模仿真的方式,对所设计的复合管密封结构进行校核分析、材料选型以及结构优化;探讨基体为HDPE的复合管在超高压作用下,管端封堵头密封结构理论可行性,以及实现密封需满足的材料、结构等条件。结果表明,在超高内压100 MPa的情况下,内径100 mm厚度11 mm的HDPE基体复合管,运用改良后的封堵头结构以及选定的材料,理论上能够实现密封。且材料静力学安全系数可保证在3~5,密封性安全系数可保证在2~4。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失效紧固螺栓的全面分析与测试,从宏观检查、成份分析、金相分析以及微区能谱分析等几个方面找出了螺栓失效的原因。研究表明,一是螺栓成份不符合ASTM A193B8技术要求,二是不合格螺栓在沿海工业大气环境和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