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8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对于常规气藏的地震识别和预测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且总结了多项有效技术。然而,针对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气藏地震预测的应用试验表明,常规的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分析、AVO分析以及叠前、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弹性参数交会等含气性检测方法均无法区分研究区目标层段的气层和非气层。为此,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密度差值气层识别新方法,利用计算密度(与研究区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信息有关)与测井实测密度之间的差值实现气层和非气层的有效分离,再通过叠前反演得到密度差值反演剖面,实现高温高压含气储层中有效气层的识别和预测。实际应用效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徐长贵  周家雄  杨海风  官大勇  宿雯  叶涛  赵弟江 《石油学报》2023,(10):1587-1598+1611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太古宇潜山带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渤中26-6油田是整装的太古宇油田,原油探明储量超亿吨。利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渤中26-6油田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太古宇潜山储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砂砾岩带、风化裂缝带和基岩带,其中,风化裂缝带是最主要的储层发育带;在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期构造运动下形成的裂缝是太古宇潜山储层发育的基础,印支期的挤压碰撞与燕山期的走滑逆冲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动力,喜马拉雅期近SN向的伸展作用保持了先期裂缝的有效性;在裂缝沟通下,大气淡水溶蚀形成了面积广泛的潜山优质储层,距不整合面约420 m以浅的范围是优质储层发育段;潜山上覆盖的“弱超压、强稳定”东营组泥岩为大型油藏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渤中26-6油田太古宇潜山与其南侧的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直接接触,与北侧的渤中凹陷烃源岩以不整合面相连,形成了多元立体油气运移充注模式。上述认识指导了渤中26-6油田太古宇高丰度油藏的高效勘探,进一步完善了渤海湾盆地深层太古宇潜山的成储、成藏模式,对于渤中凹陷西南环太古宇潜山带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S变换和目前比较流行的广义S变换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不同窗函数的组合方法。在低频段和高频段均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来对中间段频率的压制,进而提高某一特定段的时频分辨率。通过对模拟信号和单道地震数据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广义S变换组合窗对比研究,证明组合窗效果优于普通广义S变换法,此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特定段的时频分辨率,使广义S变换的应用更具灵活性。用实际地震资料进行组合窗广义S变换结果显示,变换组合窗的广义S变换生成的单频剖面对含油气检测和识别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角度同步反演在南海西部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上开发的油气田中,由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的应用在气田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气田开发的中后期。常规的烃类检测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储层物性横行变化的问题和剩余气分布的问题。通过采用多角度联合弹性反演技术获得的弹性参数来描述储层的物性变化和剩余油气分布.基本达到半定量的水平。为气田的下一步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多角度同步弹性反演(AVA反演)得到的泊松比、纵横波组速度比可以定性识别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利用纵横波组速度比与纵波波阻抗进行交会的办法可以半定量解释出气层的饱和度.反演结果可以用于未知目标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3个可调参数控制小波基的构建,使小波能够更好地匹配地震信号,有利于获得更精确的时频分析结果,为识别薄储集层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合成信号谱分析证明,高精度三参数小波谱分析法在高频端能量聚焦、分辨率高,能有效提高薄层识别精度。高精度三参数小波谱分析法结合非线性e指数衰减梯度拟合,有效提高了频率衰减梯度计算结果精度及流体性质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西部文昌A油田珠海组二段Ⅳ油组的储集层预测和流体性质识别,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度高。该方法的有效应用,改善了文昌A油田的后期挖潜调整,有助于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时移地震是一种有效的油气藏监测技术,但高投入和高风险造成目前时移地震资料缺乏。由于不同年度采集、处理参数不同,地震资料存在非一致性问题,不能有效开展剩余潜力研究。为此,选择了处于开发后期的南海Y气田,通过对2001年二维和2015年三维地震资料优选和优化,形成拟时移地震资料;再应用拟时移地震资料识别气水关系、划分气藏水侵模式,并利用分频能量属性,结合气田生产数据模拟气藏动态,明确了气藏剩余潜力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Y气田西北区域隔层为高渗滤型和渗滤型,气藏处于强水侵状态,剩余潜力有限;东南区域隔层为非渗透型,气藏处于水侵初期,剩余潜力大,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目标区。拟时移地震的应用证明了其可作为当前时移地震研究的补充部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莺歌海盆地,随着勘探走向中深层和高温高压领域,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的亮点、AVO、叠前反演等对储层预测、含气性检测出现了精度大幅降低或失灵的情况。为了研究高温高压地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效地解决盆地内高温高压储层的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问题,通过多砂体精细属性分析,总结了影响本区地震响应的6大主要因素,分别是浅层气及泥底辟、泥岩盖层、砂体耦合、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和储层的含气饱和度。研究中采用了岩石物理分析、地震正演、精细建模的叠前叠后反演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各种地震信息的分析,然后将各种影响因素一一剥离,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最后得到不同条件下地震属性异常所代表的储层厚度、物性及含气性等数据,实现了地震信息与气藏信息的有效对应,达到了预测储层及其含气性的目的。实钻结果表明,利用地震信息剥离技术开展的中深层高温、高压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的精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岩性、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的差异,其固有的弹性特征导致了地震频率发生变化。时频分析技术可以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内观察地震信号的变化,揭示信号的局部时频特征,分析由岩性、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所导致的的时频特征差异。在文昌H凹陷,在利用阻抗反演预测储层的基础上,探讨了结合时频分析技术定性解释目的层瞬时频率变化特征预测物性较好储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声波测井曲线重构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特殊岩性及井眼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实测声波曲线及由其计算的波阻抗难以区分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储层段岩性,给储层预测带来困难.采用声波测井曲线重构的方法开展了涠洲组储层预测研究,总结出了适合的声波曲线重构方法,储层预测结果得到开发井的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莺歌海盆地底辟本质及其与天然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辟是南海北部边缘西区莺歌海盆地特有的异常地质体。研究认为:底辟构造是深部泥底辟与浅部 流体底辟的结合体,其一直并长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同底辟类型间天然气勘探潜力不同,高、中能量 底辟区勘探潜力较大;同一类型底辟构造,底辟非塌陷区勘探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