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对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相特征、主控因素和礁相油气藏进行了研究。通过单井沉积相研究,查明该区生物礁纵向发育有两期,长兴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对生物礁发育及迁移具有控制作用,坡度越大生物礁越厚。早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在北部陡坡沉积区发育早期生物礁且成条带状,在南部缓坡沉积区发育晚期生物礁且成块状;晚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向台地方向迁移,发育第二排生物礁。针对不同区域沉积环境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预测技术。在中部沉积陡缓转折带,优选台缘带内长兴组顶部振幅属性预测生物礁厚度;在南部缓坡沉积区,采用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生物礁。预测成果经实钻证实,多口井获得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2.
李杰  贺川航  彭才  吴战培  李雯琪  邓瑛  王通 《断块油气田》2021,28(3):359-362,391
四川盆地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储层以缝洞型白云岩储层为主,内部沟通气源的缝洞尺度较小且各向异性较强,因此,寻找缝洞发育区是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向.针对在碳酸盐岩波阻抗直方图上岩性复杂重叠、无法区分,常规波阻抗反演技术无法有效预测研究区储层发育区的分布问题,文中综合地质、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得到斯通利波声波能量衰减曲线(该曲线受缝洞发育程度影响较大,且不受流体影响,纵向分辨率高);然后利用声波能量衰减曲线获取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储层发育区识别图版;利用声波能量衰减曲线刻画单井缝洞发育区纵向分布位置,以此为约束,结合地震资料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将单井连通性特征曲线用于高精度储层反演预测工作中,得到了储层分布特征.研究得到的储层分布特征与单井解释结论较为吻合,表明本次研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小波变换域K L变换及其去噪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L变换利用相邻地震道的相关性来去除随机噪声,但对于倾斜和弯曲同相轴反射去噪效果不佳。采用改进的时变倾角扫描叠加K—L变换能够较好地去除随机噪声,但由于在时间域进行,没有考虑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频率域的特点,高频有效信号易受压制。小波变换具有较强的时频分析能力,在小波变换域进行K—L变换,可以实现分时分频K—L变换去噪。介绍了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压制随机噪声的基本原理,即先将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形成分时分频的小波包剖面,然后用K—L变换对小波包剖面进行去噪,再将去噪后的小波包剖面重构回地震剖面,从而达到消除随机噪声的目的。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小波变换域K—L变换去噪方法在有效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能够保护高频有效信号。  相似文献   
4.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地震数据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 对于相互统计独立的信号源经线性组合而产生的混合信号,采用ICA能从其中分离出各独立的信号分量。在地震勘探中,地震道信号和随机噪音通常具备非高斯信号的特点,统计性相互独立。在对地震数据和随机噪音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最小互信息的快速ICA方法实现地震数据去噪。模型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用的滤波去噪方法都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实际资料的滤波去噪不能达到良好效果,S变换时变滤波克服了传统滤波去噪方法滤波因子不能随时间、频率变化而变化的缺陷.将地震资料用S变换方法变换到时频域,对不同时间内不同频率的噪声部分充零,再将去噪后的地震数据利用S反变换到时间域,以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号.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S变换时变滤波能够有效去除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噪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地震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地震谱分解实质上就是连续时频谱分析。谱分解不是惟一的过程,可供选用的算法很多。本次研究的是Wigner-Ville分布(WVD)算法,它不含任何窗函数,避免了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的互相牵制、难以兼顾的问题,获取了高精度的时频分辨率。首先介绍了WVD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把地震数据体从时间域转到频率域,求取每个地震道时间样点的频谱;然后按照频率重排产生共频率的剖面;再对各单一频率的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和解释。理论分析和实际地震资料计算结果表明,WVD谱分解算法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川中地区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中地区泛开江-梁平海槽对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和鲕滩储层的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鲕滩储层的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台缘高能鲕粒滩储层是飞仙组关最重要的储层,寻找有利的古地貌和高能鲕滩储层的关键是准确识别海槽边缘和飞仙关组晚期高位域的沉积特征。仅利用钻井资料与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带,结果不准确。为此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采用地震相分析技术,选取关键的地震属性,利用层拉平技术,准确识别海槽边缘,划分沉积相带,寻找有利于鲕滩储层发育的台缘带。利用地震层序分析技术,纵向上分析沉积相演化过程,识别有利于鲕滩储层发育的高能沉积环境。采用地震相分析技术与地震层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空间上直观地了解不同时期古地貌的变迁情况,从区域上识别高能鲕滩储层发育的层段及所处的古地貌位置。近年来的鲕滩勘探成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鲕滩储层的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巴西桑托斯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其盐下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近年来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而针对主力储层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盆内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对桑托斯盆地L油田盐下Barra Velha组(简称BV组)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划分,明确了湖盆沉积层序演化规律,建立了盆地内L油田BV组微生物礁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BV组可划分成1个三级层序、4个次级旋回;湖相微生物礁相作为BV组重要的储集相带,分布在湖盆两侧台阶坡折带,且在高水位环境加积发育,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及火山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南部海岸含盐盆地盐下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钻井与测井资料、盆地基干地震剖面及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系统讨论了古构造演化与茅口组沉积地貌、岩溶地貌及白云石化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研究认为,加里东运动奠定了中、下二叠统沉积前的基本地貌格局,而峨嵋地幔柱隆升作用则持续影响了整个二叠纪的古地貌演化,使四川盆地西南部成为继承性古地貌高带。该区既是茅口组高能滩体发育的沉积地貌高带,也是茅口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古地貌高地。峨眉地裂运动的构造张裂活动,为茅口组在早期滩体沉积或岩溶改造的基础上,叠加多期次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提供了热液及酸性成岩流体的运移通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盆内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彭才  常智  曾涛  朱仕军 《河南石油》2008,22(1):30-33
目前常用的反褶积方法有多种,这些反褶积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褶积模型,在做反褶积前,先要对衰减地震道做振幅补偿,因而在提高分辨率时具有局限性。在传统的褶积模型中,假设子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发生变化,实际上子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是逐渐衰减的,因此需要建立能够描述子波动态传播的褶积模型。以动态褶积模型为理论基础,不需要对衰减地震道做振幅补偿,可直接实现分辩率处理。将对脉冲反褶积与动态反褶积结果进行比较,效果表明,动态反褶积方法具有双重功能:具有提高地震分辨率的功能;具有由于吸收引起振幅衰减的补偿功能。理论模型分析与实例计算验证了动态反褶积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