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驱油微生物营养组分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宝力格油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过程中产出液的长期跟踪监测发现,从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营养液浓度要远低于对应水井的注入浓度,尤其是葡萄糖的浓度始终检测不到,而且在油井产出液中监测到的微生物数量要比注入井低2个数量级左右。为了弄清楚注入的营养液组分在地层中的运移消耗情况,文章通过室内大型物模驱油实验及现场跟踪监测来深入研究微生物、营养液不同组分及代谢产物在油藏中的消耗、吸附及运移规律,结果发现,注入的葡萄糖在地层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由于代谢很快导致其难以进入到油藏深处,这也是目前制约现场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葡萄糖主要被微生物代谢为有机酸,而葡萄糖及有机酸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影响。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在地层中的吸附相对较小,但磷酸根在地层中的运移速度要比铵根慢,而且在pH较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该研究结果为微驱营养液的优化及注入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基钻井液长期存在黏土膨胀、钻井液滤失量大等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氧基氯化铵及丙烯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抑制型降滤失剂AMSC,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AMSC的黏土膨胀抑制性和降滤失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原料单体质量比为2:1:7:1、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15%、引发剂浓度为0.5%、反应4 h时,AMSC防膨率达到84.76%。在100℃以内,AMSC的抑制性与市场同类型抑制剂相比效果相当,同时该抑制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有较好的降滤失效果。应用添加AMSC的缓速酸体系在遭受钻井液污染的碳酸盐岩区块进行了洗井作业,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7%,提高了产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地质条件、水驱开发特点及目前稳产存在的问题,华北油田公司通过在该断块建立稳定微生物场来实现整体微生物循环驱。实验首先从目标油藏筛选出4株高效采油菌,室内研究表明这四种茵不但能够很好地适应油藏环境,而且对原油具有很好的降黏乳化效果。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所筛选茵种能够以原油为碳源,有效降解长链烃,尤其将这4株茵按等比例复配后效果更佳,降黏率达52.8%,在水驱(采收率49.5%)的基础上,物模驱油提高采收率为9.1%。33口注水井进行两轮次的微生物驱后地层中的茵液浓度普遍在10~5~10~6个/mL之间,注入的目标茵得到有效生长和繁殖,并且能够维持8个月以上。微生物驱后含水率被控制在85%以下,采收率明显提高,12个月累计增油15000 t,投入产出比达到1:2.5。该研究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开采和石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将其进行有效处理,其必然会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含油污泥的工业处理主要采用物化方法,虽然这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往往成本较高,而且还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废物和残渣,从而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可持续性越来越感兴趣,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三嗪类脱硫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三嗪类脱硫剂与硫化氢反应的机理.三嗪类脱硫剂具有脱硫速度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油气田生产尤其是天然气井脱硫得到广泛应用.但用于处理高H2 S的天然气井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甚至堵塞管道,直接影响生产和脱硫效率.文章阐述了影响白色沉淀产生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油气田生产和脱硫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球硅胶作催化剂载体,结合响应面法优选酸种类和浓度,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结果表明:复配20%对甲苯磺酸、10%盐酸和10%硫酸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将12%加量的产品应用于水基钻井液,能够降低泥浆黏度和滤失量,增加润滑性。和市场应用的同类添加剂相比,其岩心滚动回收率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硫酸锶/钡垢的预防及清除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针对油气田硫酸锶/钡垢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其成垢及除垢机理、常见化学清洗配方及应用效果。现有化学清洗配方主要由高效螯合剂与助剂复配而成,虽除垢效果可以达到45%~90%,但仍存在成本高、溶解速率慢、不易降解等问题。同时论述了工艺条件对除垢效果影响,并对化学清洗配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硫酸锶钡垢除垢技术研究及现场除垢工艺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改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AMDMC-SSS-淀粉两性离子聚合物,探索了其合成条件以及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淀粉接枝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在一定量淀粉溶液中,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以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分数分别为10.3%,10%,7.4%,聚合反应时间为3 h时接枝率最大。在钻井液性能评价实验中,淀粉共聚物加量为0.4%时,淡水钻井液的滤失量由16.5 m L降至7.0 m L,表现出较好的降滤失作用;表观粘度由8.0 m Pa·s增加至32.0 m Pa·s,表现出较强的提粘切能力;页岩回收率由38.5%提高至67.3%,淀粉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防塌性;页岩膨胀实验中,淀粉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5%时,页岩的线膨胀率由22.1%降至11.6%,表现出对页岩膨胀较好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延长油田长2储层采油厂的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Scalechem软件对采出水及其与地表水、地层水的配伍进行了结垢预测。结果表明,在地面管线中,ρ(BaSO_4垢)为176mg/L,ρ(CaCO_3垢)为540mg/L;在井筒水平段,ρ(BaSO_4垢)为168mg/L,ρ(CaCO_3垢)为526mg/L,不符合油田回注水要求。需进行絮凝复配工艺处理,ρ(PAC)为60mg/L,ρ(CPAM)为1.2mg/L,最佳加药间隔为30s,搅拌时间为5min,处理后采出水透光率为88.1%,配伍性较好。采用Scalechem软件进行结垢预测,BaSO_4结垢率降低超过75%,CaCO_3结垢率降低甚至达到99%,降低了采水负荷,符合油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田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压裂作业用水量逐渐增大与压裂返排液产生量大、返排液无法直接外排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返排液进行处理后再回用无疑是目前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与应用现状,从返排液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的研发、返排液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的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处理后回用是返排液处理的最佳途径,也是未来油气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返排液回用技术应该从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的研发及返排液回用处理工艺改进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技术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针对目前返排液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