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储层渗流特征及原油微观分布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系统总结各种条件下的油驱水,水驱油模拟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储层微观渗流特征,阐述了束缚水,残余油的形成机理,描述了储层中粒间孔含油,基质溶孔含油,颗粒溶孔含油,裂缝含油,杂基微孔含油和颗粒微孔含油六种剩余油微观分布类型及中-大孔,中-粗喉型连续饱含油分布模式,小-中孔,中喉型局部连续含油分布模式,细喉断续油浸分布模式,及其在不同含油阶段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北大港油田浅层气第三系明化镇组,埋深600~1200m层段以上的气层.岩石物性研究发现,当砂岩中含气时,P波速度明显降低,并且含气时泊松比也明显低于含水时泊松比,从而构成利用AVO方法进行气藏检测的理论基础.根据对北大港189井区的三维剖面进行AVO处理,从已知井出发,在原始测井曲线的基础上建立AVO正演模型;通过对邻...  相似文献   
3.
地质材料中的流一固耦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阐述地质材料中的流-固耦合问题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同时也一般地讨论了流-固耦合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储层层内、平面、层间渗流差异,油层正向微构造、砂体上倾尖灭、断层屏蔽等地质因素以及油层未射孔、井况恶化等钻采工程因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的渗流差异是影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垂向上层内渗流差异导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正韵律型砂体的中上部;平面上的砂体拼接带及主砂体边缘相对低渗透区域是剩余油富集的重要场所.砂体规模与形态、层间渗流差异等地质因素与井网部署等工程因素的非耦合性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控制不住、注采关系失效等多种作用机制,结果形成平面剩余油滞留区、未动用的油砂体、憋高压的剩余油层等多种形式的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5.
板深51断块处于注水开发初期,采出程度很低,大部分井未见水,但注水开发效果差,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产量和压力下降快。针对此问题,重点研究了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非均质性及敏感性等方面内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并进行了油藏综合评价。此项研究对该油田的开发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