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准噶尔盆地早期构造运动活跃,断裂比较发育,油气聚集带主要沿大断裂带分布[1].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北部受克乌-大断裂影响,次生断裂发育.在探明含油面积外构造高部位部署评价井,试油结果为水层,油水关系比较复杂,控藏因素不清.通过高精度二次开发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影响该控藏因素有两种:(1)断裂控制油气成藏的纵向分布,南白碱滩断阶带发育多条断裂,南白碱滩1号断裂由于长期活动,对油气没有形成有效的封堵性,南白碱滩2、3号断裂为控藏断裂.(2)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八区北部与530井区下乌尔禾组发育独立的沉积扇体,其扇顶、扇中部位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3.
西准噶尔地区风化火山期次界面分为两类,Ⅰ类界面自然伽马值高、电阻率值低、密度值低;Ⅱ类界面自然伽马值高、电阻率值高、密度值低。界面发育在火山机构的分界线上,地震剖面上具有超覆、强反射的特征。风化火山期次界面为流体的运移通道,流体对界面两侧的岩石产生强烈的风化作用,使界面附近岩石内部产生微裂缝、溶蚀孔洞,最终使风化火山期次界面区域成为油气成藏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J1b5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储层油水分布复杂、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等问题.研究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舍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该区泥质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根据储层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模型经验证均具有较高精度;结合试油层段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关系,建立了五区八道湾组储层的解释标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度。对储层综合解释及剩余油挖潜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七中东区自碱滩组为一套湖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良好储层。从沉积微相与初期产能、累积产量、产吸剖面、剩余油分布、地层压力分布、注水见效方向等开发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沉积微相的类型和分布对开发效果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和分布的研究,为制定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得到研究区T2k2油层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分为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通过岩石相的划分和组合,结合岩心资料,建立测井沉积微相模式,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揭示了单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准噶尔盆地西...  相似文献   
7.
高含水期洪积扇相储层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剩余油, 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综合多项技术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下组S7砂组各小层的剩余油分布, 为综合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导新井精细挖潜和老井综合治理、调整注采井网和开发层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开发后期调整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以八区克下组油藏为例,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依次建立三维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结合油藏实际地质情况,利用沉积相和趋势面的控制建立物性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砾岩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油田八区530井区砾岩油藏的特点,提出适合该区油藏地质特征的流动单元研究思路与流程,利用权系数、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技术从渗流屏障、连通体分布、流动单元划分及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八道湾小层组进行流动单元研究,分析了储层沉积微相、流动单元及生产动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油藏2006-2009年采用五点法注采井网,200m井距实施二次开发整体调整。为研究水平井在非均质砾岩油藏的应用效果,对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产能等水平井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优化论证研究,同时对各小层油层厚度、砂体展布以及相邻老注水井注入量、注水层位和水淹状况作了进一步分析,并部署了10口水平采油井,实施后水平井初期达到设计产能,后期通过提液和调水等措施,预计水平井对比直井可提高采出程度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