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邯钢5号高炉稳定渣皮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监测控制渣中钛、镁、铝等元素和冷却水温差,有效地稳定了渣皮,实现了产量5345.76 t/d、煤比165 kg/t、焦比297 kg/t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在采油三厂的大规模应用,开发矛盾逐渐显现,由于天然裂缝、人工裂缝以及非均质性等因素,容易造成部分层段注水突进,水平井部分层段水淹,由于水平井井网局部水井密集,水平井与定向井交错分布,井网不规则、不完善,导致水平井区域油水对应关系复杂,难以判断水淹层位,影响单井产能。动态表现为高液量、高含水,日产油量较低。为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整体提升采油三厂水平井开发效果,因此水平井找堵水技术研究实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新型树脂磨盘磨机研制的背景RPM/HRM系列树脂磨盘连续磨机中的RPM09/9A型是我公司根据目前石材行业市场需求及国内外石材机械的发展趋势所开发的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自动、连续磨抛板材的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板材磨抛设备。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三叠系储层微裂缝发育,注水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容易造成注入水沿微裂缝发育方向快速推进,而使油井水淹,采油三厂大部分三叠系油藏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受储层微裂缝、高渗带、初期压裂规模较大、超前注水等综合因素影响,水淹井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迅速水淹,产能损失严重。针对这一生产矛盾,近年来采油三厂在充分调研各种堵剂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采油三厂低孔、低渗、微裂缝发育的油藏特征,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遵循"注的进、堵的住、安全性强"的原则,先后研发、引进智能弱凝胶、微纳米堵水凝胶、裂缝封堵剂等堵水材料进行油井堵水现场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后期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邯钢5号高炉中修后,对开炉前准备,开炉过程,以及快速达产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多氢酸酸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土酸体系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液的有效距作用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新的深部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10年我厂引进多氢酸酸化工艺,本文通过对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性能研究,总结出了多氢酸酸液体系诸多优越性,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邯钢5号高炉自2010年中修开炉后,经过改善煤气利用,提高顶压、增加富氧、低硅冶炼率等相关措施,实现了产量均产5346t,煤比170kg/t,焦比297kg/t,燃料比495kg/t的良好指标,完成了建炉以来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CTS2转辙机牵引道岔的日常维护及集中检修工作,旨在消除青藏铁路CTS2转辙机安全隐患,确保道岔工作状态良好。对CTS2转辙机牵引道岔检修标准化作业内容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分析,确保检修作业标准合规。  相似文献   
9.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水平井由于受储层物性等因素影响,投产后递减较大,单井产量低,为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攻克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由于天然裂缝、人工裂缝以及非均质性等因素,开展了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技术研究,以水平井重复压裂、水平井酸化、水平井找水救赎为主攻方向,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水井负压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因蜡(胶)质、垢、无机颗粒等沉积造成地层堵塞,严重影响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为了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提高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目前采油三厂所使用的解堵技术有:压裂、酸化、暂堵酸化、缝内转向压裂等工艺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上述工艺措施有可能增加地层渗流面积,但对于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导致措施效果低,有效期短。为了有效地提高低渗油层的措施效果和延长措施有效期,2005年引进负压返排工艺技术主要针对注水井,2009年对油井实施负压返排技术解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