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Inconel 690合金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阐述了表面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等离子体渗氮具有其它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且经它处理后Inconel 690合金表面耐蚀性、耐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压缩试验,通过硬度和磁性测量、X射线衍射等检测手段发现:Mn6(SR)钢变形过程中的磁性变化规律与其较高的加工硬化能力是一致的;其磁性变化是由形变诱发马氏体引起;且此钢种原始硬度高,是一种颇具前途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3.
高速钢激光重熔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18Cr4V高速钢激光重熔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常规淬回火组织经激光重熔后其硬度、韧性都有提高,熔化层的残余应力为技应力;经640℃回火后;由于残余应力的消除及重熔组织中马氏体的二次硬化和残余奥氏体的二次淬火效应其耐磨性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肩台设计的牙种植体仿真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应力分析,根据设定的约束及受力条件,确定其应力分布状态。比较了四种不同肩台设计的应力分布,并提出了有关种植体颈部及肩台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HA)涂层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变化,以及经热处理和模拟体液(SBF)浸泡处理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内部衬度不一,存在化学非均匀性。涂层中的裂纹、气孔、未熔颗粒界面是断裂的起源。热处理能使涂层中的不均匀性消失,成分趋于一致,结晶度提高。热处理后,粗颗粒涂层结合强度升高而细颗粒涂层则降低。0.5SBF浸泡处理后,所有涂层的结合强度都降低,原始细颗粒涂层降低幅度最大,原始粗颗粒涂层次之,热处理细涂层降低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影响多用炉处理全淬透钢圆锥外圈畸变的因素,并对淬火后工件的锥度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热油淬火和低速搅拌等措施,减少了圆锥外圈的淬火畸变。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LDPSA)、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比表面积分析仪(SSA)等检测方法,研究了烧结对于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微观结构、形貌以及粒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00℃热处理,微球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其表面形貌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经1000℃烧结后,部分羟基磷灰石相发生热分解,生成较多的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变质Mn8Crl耐磨钢弥散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物相硬度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热处理获得理想弥散组织的条件:首先是奥氏体锰钢中含有适量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次是使奥氏体尽可能充分地发生珠光体转变,三是适当控制高温阶段等温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离子喷涂设备将Ti与羟基磷灰石(HA)的混合粉末喷射入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Ti HA入水颗粒的形态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经等离子熔融喷射入水后,钛粒子的尺寸小于HA粒子,主要原因之一是HA内形成了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形成是由于HA在熔融时生成气相P2O5和H2O,它们在颗粒内聚集形成气泡,入水Ti HA粒子主要是由晶相和非晶相HA,分角相磷酸三钙(TCP)和磷酸四钙(TTCP)以及Ti的化合物所组成,由于与Ti的混合,HA的分解加剧,而Ti与HA粒子的融合及元素的扩散在飞行过程中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变质系列锰钢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变质系列锰钢的耐磨性与磨面硬度、磨面组织、主要磨损机制及磨损部击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分变质锰钢的耐磨性与磨损冲击功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耐磨性峰值的位置随锰含量的降低而向较低磨损冲击功方向移动;与耐磨性峰值对应存在着一个“最佳磨面硬度范围”和“适配冲击功范围”,在此范围内材料的耐磨性最高,主要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浅小凿坑+轻微剥落;钢中形成适量的形变诱发马氏体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