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俞德刚  朱钰如 《金属学报》1994,30(9):A385-A393
本文从多方面研究观察再次证实贝氏体铁素体相变基元的存在,相变基元为切变相变基元,并提出其形态示意图。在Fe-C合金中,本文观察到正三角型、交叉型、“N”型和蝴蝶型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在交叉型贝氏体中,发现基元相对滑移的、相互脱节的、形成“束腰”的和互换生长取向的交叉型贝氏体,交叉效应直接体现于相变基元的活动行为,相应提出其活动行为示意图。导致交叉的应力场是切变相变剪切应力集中应力场,贝氏体交叉的形成是切变应力-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的结果。在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时,相变驱动力的补偿与奥氏体所发生的真实应变的平方成正比,两贝氏体铁素体碰撞非常猛烈,承认其形成方式为切变型可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2.
金相观察証明,1.4%C-1.4%Cr钢經1100℃奥氏体化(M_s点为112℃)和淬火后再上淬至100℃进行等温过程中,其等溫轉变产物为馬氏体。当鋼內残余奥氏体量較少(<40%)时,等溫馬氏体的形成以原有馬氏体的继續长大为主。当鋼內残余奥氏体量較大(>50%)时,等温馬氏体的形成以重新形核长大为主。等溫馬氏体也可能在原有馬氏体的某些边上形成,它的数量不大,且和残余奥氏体量无关。文中提出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朱钰如  虞敌卫 《金属学报》1996,32(8):891-896
用晶内铁素体技术显著改善了X-60钢熔焊热模拟后热影响区的韧性。试验发现:IFP和冲击能密切相关,IFP的体积分数〉70%时,冲击能〉150J,光学金相和SEM检验提示IFP的特征,它是原奥氏体晶粒内出现的大量微细的铁素体片,是在焊后控冷过程中以“形核碚氧产物”为非自发形核核心而生成的。  相似文献   
4.
1.4%C-1.4%Cr鋼等温马氏体形成的金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相观察証明,1.4%C-1.4%Cr钢經1100℃奥氏体化(M_s点为112℃)和淬火后再上淬至100℃进行等温过程中,其等溫轉变产物为馬氏体。当鋼內残余奥氏体量較少(<40%)时,等溫馬氏体的形成以原有馬氏体的继續长大为主。当鋼內残余奥氏体量較大(>50%)时,等温馬氏体的形成以重新形核长大为主。等溫馬氏体也可能在原有馬氏体的某些边上形成,它的数量不大,且和残余奥氏体量无关。文中提出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含碳锰矿团块预还原过程中的矿相变化及产物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一 填充题1 暗场照明的主要附件有————、————和———.2 暗场照明的主要优点有————、————和————等.3 暗场照明时可看到非金属夹杂物的————和————.4 常运用偏光装置来观察金属的————以及鉴别金属中的————.5 自然光通过起偏元件后,可以得到只在一个方向振动光波,称为————.当起偏振和捡偏振器的振动轴相互垂直时,入射偏振光不能通过捡偏振器,观察视域中一片漆黑,此即为————现象.6 Zn是六方晶体,用偏光观察时,可以看到晶粒呈现不同的明暗衬度.当载物台作为360°旋转时,各晶粒的亮度不会发生————次明、暗交变.  相似文献   
7.
用晶内铁素体片(IFP)技术显著改善了X-60钢熔焊热模拟后热影响区(HAZ)的韧性。试验发现:IFP和冲击能密切相关,IFP的体积分数>60%时,冲击能>150J.光学金相和SEM检验提示了IFP的特征,它是原奥氏体晶粒内出现的大量微细的铁素体片,是在焊后的控冷过程中以“形核脱氧产物”为非自发形核核心而生成的.并非任何脱氧产物都有诱发IFP的作用.有效的夹杂物是在较高初始氧位下,用RE,Zr,Ti脱氧所形成的细小、均布且具有较高硫容量的复合氧化物夹杂.  相似文献   
8.
粉末锻造制备含氮奥氏体不锈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粉末包套烧结-自由锻造法制备含氮钢的过程。它包括含氮粉末准备→装粉→烧结→包套焊封→自由锻造等技术措施。本工艺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对相应设备要求低。通过本技术制备的含氮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相对密度达99%以上,且氮含量能满足含氮钢要求,其拉伸性能与粉末注射成形、高压熔炼等工艺制得的含氮奥氏体材料相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方面研究观察再次证实贝氏体铁素体相变基元的存在,相变基元为切变相变基元,并提出其形态示意图。在Fe-C合金中,本文观察到正三角型、交叉型、“N”型和蝴蝶型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在交叉型贝氏体中,发现基元相对滑移的、相互脱节的、形成“束腰”的和互换生长取向的交叉型贝氏体,交叉效应直接体现于相变基元的活动行为,相应提出其活动行为示意图。导致交叉的应力场是切变相变剪切应力集中应力场,贝氏体交叉的形成是切变应力-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的结果。在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时,相变驱动力的补偿与奥氏体所发生的真实应变的平方成正比,两贝氏体铁素体碰撞非常猛烈,承认其形成方式为切变型可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