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实现核医学广泛关注的新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的国产规模化,利用中国绵阳反应堆(CMRR)进行无载体(n.c.a.)177Lu的制备工艺研究。在常规的镧系树脂分离纯化177Lu的流程中加入可以吸附洗脱液中金属离子的DGA树脂柱,并通过特殊的流路连接方式,实现淋洗镧系树脂柱洗脱液的“在线”循环。示踪实验和三次生产流程验证表明,第一级分离的废液量降低>86%。质检分析表明,循环淋洗技术制备的无载体177Lu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研究表明,该技术显著降低了镧系树脂分离无载体177Lu中的放射性酸废液总量,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蹇源  周志军  卓连刚  赵鹏  廖伟  王关全  刘宁 《同位素》2016,29(3):158-163
结合寡聚对苯乙炔(oligo p-phenylene ethynylene,OPE)较强细胞膜穿透能力和多肽拮抗剂RM26对PC-3癌细胞的高亲和性,设计合成OPE-RM26偶联物。采用Iodogen涂管法对偶联物进行~(131)I标记,得到标记率为95%的放射性标记物~(131)I-OPE-RM26,室温下放置24h后其放化纯度仍大于90%,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制备具有靶点识别、膜穿透性、射线杀伤的多功能放射性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别具有β-、 α、俄歇电子以及内转换电子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献报道数量持续增长,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引发了放药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本文对近两年177Lu标记的抗体、多肽、纳米颗粒,以及小分子放射性治疗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药物通过药物设计增强了靶向性,改进了药代动力学及生物性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肿瘤发挥明显抑制作用,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对已有临床用药方式进行补充,如核素联合治疗、放化免疫联合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分批次用药方式;对临床用药的人体计量学数据进行补充,如177Lu-RM2在GRPR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人体剂量学。  相似文献   
4.
促胃泌素多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 GRPR)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可以被GRPR拮抗剂靶向。高的细胞内化率有助于提高放射性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给药剂量。激动剂的内化率优于拮抗剂,但是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激动剂的应用。将具有跨膜能力的寡聚苯乙炔(OPE)和GRPR拮抗剂RM26偶联,可以提高拮抗剂的内化能力。本研究合成了两种多功能化合物NOTA-OPE-1-RM26和NOTA-OPE-2-RM26,分别进行177Lu标记,得到了高放化纯度的标记物。标记化合物177Lu-NOTA-OPEs-RM26在生理盐水、高糖培养液、新生牛血清中稳定存在。体外稳定性实验表明,引入OPE-1少量增加了化合物的内化率,而引入OPE 2显著增加了化合物的内化率。此外,引入OPE并没有改变RM26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跨膜基团提高拮抗剂药物细胞内化率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